本地咖啡店厕所不尽如人意的卫生状况需要改善,当局除了督促业者完善卫生设施,更要致力于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心理。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周二(11月21日)在本年度“公厕清洁运动”的启动仪式上,就新加坡管理大学最近所做的公共厕所卫生调查报告,向媒体表达了上述观点。

新大的调查全面检视全岛1000多间咖啡店和小贩中心的厕所,访问了近9000名食客和400多名食肆雇员。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受访者认为目前小贩中心和咖啡店厕所的卫生状况与2020年一样糟,甚至更糟。

负责这一调查项目的新大统计学首席讲师郑如美,上周四(16日)从马炎庆的手中获得本地卫浴文化奖项。马炎庆在会上称此次调查结果“为改善公共厕所清洁提供有用的意见”,但记者发现,今年的“公厕清洁运动”并没有针对咖啡店公厕卫生水平制定具体目标。

马炎庆:咖啡店规模不大清洁工不足 须鼓励业者妥善维护卫生设施

在周二的仪式上,马炎庆指出,咖啡店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由于餐饮规模不大,因而清洁工人不足。社会必须想办法鼓励咖啡店业者拥有设计合理的卫生设施,并妥善维护。除此之外,当局还要在提升公众卫生意识方面加大力气。

延伸阅读

调查:近七成民众认为食肆公厕跟三年前比较一样脏
调查:近七成民众认为食肆公厕跟三年前比较一样脏
社论:勿让公厕之污变成国家之耻
社论:勿让公厕之污变成国家之耻

“如果一个地方本来就不干净,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不会在卫生方面顾忌太多,导致那个地方越来越脏,我们要避免在社会上形成这种恶性循环,要建立起重视卫生的良性循环。”

今年是国家环境局自2018年以来开展的第五次“公厕清洁运动”,主题为:“周围没人时,你还会做对的事吗?大家一起做对的事”。环境局将与合作方携手在2000多处推广公厕清洁运动的宣传资料。

新加坡公共卫生理事会执行理事长陈佩君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公厕是私人空间,无法安装电眼监控,要想通过法律方式改善卫生状况并不容易,只有通过改变公众的观念来慢慢达到目的。

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小贩中心负责清洁工的阮国耀(50岁)说,一些公厕使用者并不配合他的工作,即使经他提醒也无济于事,唯一能保持厕所清洁的办法只有每天增加清洁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