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卖粿汁,粿条、猪肚、猪大肠等必不可少。要找到品质好且价格低廉的这些食材本就不易,如今物价涨风不止,更让人伤脑筋。光亮熟食摊主夫妇认为,原材料成本将是他们下来最大的顾虑。
光亮熟食位于勿洛水池路第630座巴刹与熟食中心,自1983年开业便售卖粿汁,如今由第二代传人林培光(63岁)和妻子杜桂香(51岁)携手经营。
摊主夫妇认为,面对消费税上调、物价上涨冲击,影响最大的是原材料价格。
杜桂香说:“如今物价上涨,供应商跟着起价,一些食材起了两成或更多。实际上,他们在冠病疫情期间就在起价,不到一年起了三四次,最近一次是两个月前。”
她说:“很多时候是供应商拍板决定价格,我们小贩很难应对。比如供应商进口的猪肉价格起了10元,到我们这里就可能起12元至15元。明年消费税再涨1%,供应商也肯定还会起价。”
水电费开支每月千多元 少卖一些减少开炉时间
除了原材料,水电费开支也是这对夫妇经营档口不能忽略的一项。
售卖粿汁须确保食物一直处于温热状态,因此,档口的三个火炉中,有两个须连开至少12个小时,从凌晨2时30分就开始小火慢煮直到收档。另一个火炉则用于前期准备工作,从凌晨2时开至早晨5时30分。
“我们每个月的水电费要千多元,比起卖饮料或椰浆饭等档口可能高出一倍左右,主要原因是他们煮好每份食物后就能将炉火关了,但我们却不行。经营其他档口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的水电费每个月500元左右。”
面对食材价格及水电费上涨,夫妇俩的应对方式是减少所售卖的粿汁数量。杜桂香解释说:“比如,一天原本能卖给100个人,如今就减到80个人。做更少顾客的生意,也就不必买这么多货、煮这么久。”
他们通过这个方法确保食物的品质及价格,不让顾客负担太多。
档口即将迎来40周年,他们希望于明年初邀请可能已经不在勿洛一代居住的老顾客回来一同庆祝。
省钱贴士
摊主夫妇认为,对经营档口的小贩来说,减少成本的方法包括:
一、凡事亲历亲为,尽量不要聘请人手,多耗额外资金。
二、选择好品质原材料的同时,也要避免选购太贵的食材。
此外,夫妇俩也观察到越来越多顾客自备餐盒打包,每10个顾客中就有三人自带餐盒,他们鼓励顾客以此代替塑料打包盒子或袋子,摊贩与顾客双方都能因此减少在这方面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