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侧的细胞组织竟能移植到输尿管,如同“补丁”般修补受损部位。一名肾脏病患1998年在国外动手术修复输尿管,时隔20多年病情复发导致他无法正常排尿,疼痛不已。国立大学医院泌尿科医生首次采用创新手术,将病患的口腔组织移植到输尿管,减少创伤的同时也大大改善病情。

46岁的迪纳卡然(Kathavarayan Dhinakaran,工程师)年轻时因身体右侧剧烈疼痛而在印度医院求医,诊断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也就是说,他的其中一条输尿管收窄,引起右肾阻塞,不能正常排尿,若不治疗将造成肾脏衰竭。

迪纳卡然在1998年进行了肾盂成形手术(Pyeloplasty),把收窄的输尿管部分切除再连接。他在手术后的20多年都没有再受到疼痛影响,直到2021年10月底病情复发。“我当时疼了一整晚,根本没法入睡,早上就立刻到国大医院急诊部门求医。”

国大医院泌尿科高级顾问医生、国大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人肾脏移植计划外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张和义副教授说,迪纳卡然的输尿管在手术多年后再次收窄阻塞,而他的病情也因肾结石和尿道感染而恶化。

迪纳卡然在进行了传统的气球扩张手术后,输尿管阻塞情况并没有改善。医疗团队决定为他进行重组手术,把口腔内侧的细胞组织移植到输尿管,修补受影响部位。同类手术近一两年才开始在国际范围展开,这也是国大医院首次进行这类手术。

延伸阅读

国大医院新仪器用电流根治心房颤动 可避免手术副作用
国大医院新仪器用电流根治心房颤动 可避免手术副作用
国大医院用AI 一分钟内分析中风病患扫描结果
国大医院用AI 一分钟内分析中风病患扫描结果

迪纳卡然说:“医生第一次介绍手术时,我觉得很惊讶,没有想到嘴巴的组织可以用来治疗我的输尿管。”

医生:口腔组织移植 风险更低利于术后复原

国大医院泌尿科顾问医生郑惠文解释,口腔组织的伸展性和血管分布良好,有利于移植后的复原。这比传统手术的风险更低,患者体内的创伤也更小。

手术去年11月进行,历时四小时,由郑惠文医生先摘取口腔组织,再由张和义副教授操作机器把口腔组织“缝补”到输尿管上。迪纳卡然在手术后住院观察五天,恢复情况良好,如今日常生活中已不再受疼痛影响。

张和义说,输尿管收窄可能是先天性的,也有可能由肾结石、放射性癌症治疗,以及其他手术引起。根据研究资料,本地每15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而张和义预计本地每年有少于100起输尿管收窄病例,其中国大医院每年为约30名复杂病患看诊。

张和义说,这项手术料会越来越普及,为病患提供多一种治疗选项,减少他们进行高风险复杂开放手术(open surgery)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