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首份绿色公共服务计划(GreenGov.SG)报告,我国的碳排放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渐下降。
政府首席永续发展官林端良解释,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我国必须增建和扩建各种设施。但随着新建筑采用更高效的节能措施,以及对旧建筑的翻新和改造,节能效率也将逐步提升,从而降低碳排放。因此,预计排放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高峰后会逐步下降,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在星期五(12月15日)举办的“公共领域迈向净零排放”活动对话会上,有参与者提出由谁承担可持续发展成本的问题。政府首席采购司长谢思辉回应说,可持续不仅仅涉及绿色采购,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以虚拟会议代替跨国实体会议,不仅省去了购买机票的费用,还能减少碳排放。
以获得绿色建筑标志(GreenMark)的建筑为例,初期的投资虽然较多,但长远来看,能源节约将有助于绿化环境,避免因污染引起海平面上升和环境问题所导致的潜在成本。
新加坡理工学院院长兼总裁苏卫华说,学院致力于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升级空调及冷却设备等,实现2030年减少40%碳排放量的目标。从长期来看,这些投资所省下的大量电费,可以抵消初始的安装成本。
新加坡建设局的新加坡绿色建筑蓝图(Singapore Green Building Masterplam)数据分析显示,新建的商业建筑如果达到绿色建筑标志的超低能耗建筑(Super Low Energy buildings)的最高标准,那么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便可在四年半至六年半的时间内收回。
此外,林瑞良也强调改变公众观念的重要,绿色公共服务计划通过分享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与实践方式,鼓励更多组织和公司改善和升级设施。
教育部基础设施与设施服务司统筹司长王俊杰说,教育部门通过推出生态永续计划(Eco Stewardship),将可持续相关内容融入各个学科的课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同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及国家发展部合作推出绿化社区动员(Green Action for Communities)计划,鼓励居民共同制定社区可持续项目,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旧床单变新资源 减废又省钱
医疗机构使用的床上用品,如病人的睡衣、毛巾和床单等,因频繁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容易出现磨损。
盛港综合医院2021年共有约1万3000件破损的床品,这些过去通常会被当作一般垃圾来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环境负担。
于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提出一个环保且经济的解决方案,将这些床品修复并重新利用。在破损处缝上刺绣图案,或裁剪除去磨损部分,转化为较小的床品。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资源再利用的理念,也减少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通过这项计划,盛港综合医院得以重新利用大约30%的破损床上用品,减少了约1.25公吨的垃圾,每年为医院节省大约4万7000元开支。
为报废消防喉和个人防护装备赋予新生命
新加坡民防部队通过重新利用报废的消防喉和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废弃物,为它们赋予新生命。
2021年,一组民防部队人员发挥创造力,将报废的消防喉和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改造,制作成各种精美的手工品,如钱包、行李标签和小袋子,赠送给民防部队的代表和宾客。
民防部队后来继续推广这种旧物升级改造的做法,同本地及海外组织合作,将报废的消防喉改造成各样用品。他们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家公园局、圣淘沙名胜世界S.E.A.海洋馆、万态保育集团和苏门答腊猩猩保护计划。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扩大了民防部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还提升了社区的团结精神和责任感。
此外,民防部队也开办工作坊,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授实用的环保实践形式,参与人数超过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