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冠病疫情限制措施影响筹款活动,本地慈善机构在2021财政年获得约29亿5000万元善款,比前一财政年少5.4%,但同年总收入增加两成,为历来最高。

慈善机构2021财年的总收入达244亿4000万元,比前一财年显著增加20.4%。除了捐款,慈善机构年收入也包括政府的资助、收费等其他收入。

慈善总监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22年报告显示,本地慈善机构在2021财政年所获得的捐款总额约29亿5000万元,同比减少1亿7000万元。这也是慈善机构的善款总额在2019年财年达到约32亿5000万元的历年最高后,连续第二个财年下降。

除了社区,以及医疗保健领域之外,各领域如教育、宗教、社会与福利,以及体育等性质的慈善机构,在2021财年所获得的捐款总额都比前一财年减少。

慈善机构提呈的捐款数据,包括可扣税和不可扣税捐款。

延伸阅读

为外国慈善项目筹款 须获慈善总监许可
为外国慈善项目筹款 须获慈善总监许可
基金会监管明年放宽 允许以更多形式支持慈善
基金会监管明年放宽 允许以更多形式支持慈善

在总收入方面,教育、社区、医疗保健,以及社会与福利领域的慈善机构的年收入皆有所提高。教育领域的年收入最高,达141亿6460万元,增幅也最大,比前个财政年多35.5%。

教育连同社会与福利领域的慈善机构,在2021财年的年收入超过171亿9000万元,占所有领域慈善机构总收入约七成。

新加坡佛教施诊所执行长贤通法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在2021年3月结束的财年中,受到冠病疫情的严重冲击,属下分所在阻断措施期间一度暂停服务,过后也受到各种限制措施影响,实体募款活动无法展开。尽管如此,贤通法师说,由于政府给予更多资助,佛教施诊所在这一财政年的总收入没有减少,能够平衡支出,甚至有一些盈余。

佛教施诊所去年积极拓展网络募款模式,随着疫情放缓,捐款也有所回升。但贤通法师指出,接下来员工薪金等开支预计会提高,施诊所希望举办更多实体活动,包括配合明年创立55周年举行义演,筹集更多善款。

报告显示,在可扣税捐款方面,慈善机构在2022年获得约10亿8000万元,比2021年增加4.9%。

艺术和教育领域除外,所有领域的慈善机构在2022年都获得更多可扣税捐款。社会与福利领域继续获得最大份额的可扣税善款,占36.1%。接着依次为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

2022年的个人捐款者的可扣税捐款,总额达6亿1890万元,比企业的4亿6550万元可扣税捐款多出约33%。这也是个人捐款者的可扣税捐款,连续第三年超越企业。这相信与冠病期间,更多慈善机构通过数码平台募款,提供更大便利有关,有助鼓励更多个别捐款者慷慨解囊。

去年新注册的慈善机构有49家,同期有29家慈善机构被慈善总监注销。截至去年底,本地共有2379家注册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