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班让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为应付需求,明年两个新的乐龄护理中心和一个新的活跃乐龄中心将投入运作,预计可服务超过1000名年长居民。
为了更好地照顾社区内的年长者,武吉班让区基层顾问连荣华告诉《联合早报》,日拉邦路(Jelapang Road)一带还将建造老人院兼活跃乐龄护理中心的综合楼,预计2026年启用。
根据连荣华说,明年1月法嘉路第406座的活跃乐龄中心(Active Ageing Centre)料开始运作,法嘉路第422座和信佳弄(Senja Close)第645座的乐龄护理中心(SCC)则预计明年底启用。
也是武吉班让区议员的连荣华,多年来鼎力支持与老年人护理相关的举措,努力推动在区内设立新中心,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
连荣华:望乐龄护理相关设施 能让至少万名年长者受益
他希望未来三年到五年,区内现有和新的乐龄护理中心和相关设施,可让至少1万名年长者受益。
连荣华星期四(12月21日)为设在秉定路第225座新的福临康复中心(Adventist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Centre,简称ANRC)主持开幕仪式后受访。
这也是ANRC在武吉班让增设的第二家中心,建造费和复健器材等耗资约100万元,每日能接待五六十名年长者。
全岛目前有三家ANRC,包括1997年设在马西岭通道第6座的“元老”中心。
这些康复中心都聘有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专为中风、帕金森病和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各族患者提供复健治疗服务。
ANRC经理孙文超说,2018年秉定路第128座ANRC投入服务后,需求一直强劲,两三年来的等候名单保持在二三十人,所以决定开设第二家中心。
他说,两家ANRC各有约20名行政和医疗员工,走路五分钟就能到,部署员工十分方便。
除了联手与附近的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为长者提供全面服务,ANRC也与国立大学综合诊疗所(NUP)的邻里护理站合作,为居民提供简单的护理和健康检查。
黄文荣:每周与妻到中心活动三天 还介绍亲友使用复健服务
第128座的ANRC为了更集中复健治疗服务,已终止日间托老服务,把包括黄文荣(85岁)和妻子苏雅花(82岁)约10名长者调到第225座。
住实加(Segar)路的黄文荣曾三次轻微中风,数年前被医院转介到第128座接受物理治疗。
如今转到第225座,他觉得影响不大,因为交通相当便利。
他和妻子每周三天到中心活动,“这里有许多朋友,可以打麻将,做运动,又有冷气和餐饮供应,当然比在家好。我们也介绍一些亲友使用第128座的复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