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开汽车进口公司,两年内进口983辆车子,却漏缴109万余元的关税和消费税,以及519万多元附加注册费,中年男子最终被判监七周和罚款360万元。

新加坡关税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二(1月2日)发出联合文告说,汽车进口公司Smartcar Auto的独资经营者陈来钦(47岁)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间,漏缴983辆进口车应缴的109万8366元消费税。他也提供假资料给当局,从而少付519万零893元的车辆附加注册费(Additional Registration Fee,简称ARF)。

陈来钦面对六项抵触关税法令以及三项抵触公路交通法令的控状。他星期二认罪后,被判监七周和罚款360万元,但他没法缴付罚款,因此须坐牢43个月代替。

关税局早前发现,Smartcar Auto呈报的关税和消费税有故意虚报之嫌,于是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Smartcar Auto的运营者另有他人,陈来钦在2016年受邀开设公司,来找他的是一名43岁新加坡男公民和一名48岁男性永久居民。

延伸阅读

首10月共4669起未申报及漏税案 关税局促入境者如实申报
首10月共4669起未申报及漏税案 关税局促入境者如实申报
关税局起获2900条漏税香烟 31岁男子落网被控
关税局起获2900条漏税香烟 31岁男子落网被控

实际上,这家公司只是个幌子,陈来钦清楚知道公司压低进口车价,以逃避应缴付的关税与消费税。陈来钦后来答应挂名开公司,以换取每月5000元“薪水”,每年还可额外获得10万元至22万5000元“酬劳”。

另一名31岁的女性永久居民协助公司下订单、与海外供应商联络、向供应商付款、准备并提交文件给新加坡关税局。

她和43岁男子同样被控,他们的案件正在审理中;48岁男子的案件则仍在调查中。   

另一名进口车商因漏税坐牢40个月

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进口车商林俊强(译音,40岁)在2016年6月至11月间进口464辆车子时虚报车价,漏缴70万3609元关税和少付29万5515元消费税。他在2022年3月被判罚款563万元,但他无法缴付罚款,须坐牢40个月代替。

在关税法令下,逃税者若罪成,可被判相当于逃税额20倍的罚款,或坐牢最长两年,或两者兼施。

任何人若提供假资料以逃税,可被罚最高1万元,或坐牢最长半年。法庭也可以下令违法者把漏缴的ARF款项交给陆交局。

当局呼吁,公众若有走私活动或逃税相关的情报,可以通过https://go.gov.sg/reportcustomsoffence向关税局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