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校园与国立教育学院首次展开合作,邀请正在接受培训的年轻华文教师为一年一度的“全国华文大比拼”出题。

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华文大比拼今年迈入第11个年头,往年皆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各部门的媒体工作者负责为比赛出题。这些试题横跨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和时事等多个范畴,近年也加入网络流行语和影视音乐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元素,旨在通过刺激好玩的切磋交流,让学生感受华文的魅力。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参与语文游戏的体验,早报校园与教育学院去年下半年展开合作,安排34名年龄介于21岁至39岁的受训华文教师参与出题。早报校园主编杨漾说:“这次和年轻教师合作,让大比拼竞赛题目更加多元。另外,老师是最接近学生的,他们应该也会对准学生的水平和喜好出题。我们十分期待这次合作所擦出的火花,为今年参赛的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比赛体验。”

这些年轻教师已于去年底完成出题工作,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实习。杨漾指出,出题教师都得履行保密义务,记者和教师们制定的试题会进入总题库,由筹委会编排初赛、半决赛与决赛的题目。“因此,出题人不会知道他们出的题目会用于哪个比赛环节,这么做能进一步保障华文大比拼的保密性和公平性。”

胡月宝副教授:望通过合作 让受训华文教师学以致用扩大视野

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中文系)胡月宝副教授希望通过合作让受训教师学以致用,并扩大视野。(林明顺摄)
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中文系)胡月宝副教授希望通过合作让受训教师学以致用,并扩大视野。(林明顺摄)

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中文系)胡月宝副教授指出,新加坡很小,参与华文教育工作的机构更要紧密合作,为学生护航。她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让受训华文教师学以致用,同时扩大视野,了解他们在整个华社和华文教育里的定位。

“老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我们也希望培养出一些创作型的老师,通过他们的创作为社会服务。参与出题的受训老师都很有热忱,他们有新的想法、新的理念、新的作风。接到出题任务之后,尽管课业非常繁重,他们还是很快就自己组织起来,把工作分配下去。”

受训华文教师李宜幸(左三)是语文类竞赛的常客,她希望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能有所帮助。(林明顺摄)
受训华文教师李宜幸(左三)是语文类竞赛的常客,她希望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能有所帮助。(林明顺摄)

受训华文教师李宜幸(29岁)对于能参与华文大比拼出题工作感到兴奋。李宜幸热衷于参加有关中华文化及诗词类的知识竞赛,也经常榜上有名。她结合自身经验说:“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接触到新知识,比赛当下可能对一些主题一知半解,但这都将成为日后的养分,让兴趣慢慢萌芽。”

华文大比拼已开放报名 每所中小学最多可派20名学生参与

今年的华文大比拼已开放报名,每所小学和中学最多可安排20名学生参与。报名详情日前已电邮给各中小学校母语部主任,公众可上zbschools.sg/ncc了解更多细节。报名将于2月23日截止。

华文大比拼初赛定于3月9日在南洋女子中学校举行。小学组表现最好的六所学校将晋级决赛,中学组则是六所学校晋级半决赛,争取决赛的四个名额。

半决赛与决赛将于4月27日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广场举行。

华文大比拼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与南洋女子中学校联办,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合呈献,并获得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全国翻译委员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