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年推出较少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也减少至三轮,受访分析师认为这可能让潜在购屋者紧张进场,推高受欢迎项目的申购率。不过,去年起收紧的抽签规定,有助抑制需求,让购屋者更慎重地考虑申购决定。
建屋发展局星期一(1月8日)宣布,今年有约1万9600个预购组屋单位供申购,分2月、6月和10月推出。对于这项调整,受访分析师大多积极看待,强调这意味着每轮活动有更多单位供选择,可提高申购者成功选购组屋的机会。
这是因为尽管今年推出的预购组屋单位少于去年的2万2780个,但每轮销售活动的平均单位量不减反增。SRI研究与数据分析部主管莫汉(Mohan Sandrasegeran)就计算,今年每轮活动预计平均推出6533个预购组屋单位,高于去年每轮平均推出的5695个单位。
ERA产业主要执行官林东荣说,为申购者提供充足的选择,“有助减轻他们的困扰,鼓励他们果断选择自己喜欢的市镇、住宅区或屋型”。
销售活动间隔较久 能让没成功选购者有机会参与下轮活动
各销售活动间隔约四个月,对一些申购者而言也可能更好。橙易产业研究与咨询部副总裁孙燕清解释,按规定,获得排队号码的申购者,只能在选购单位的流程结束后才能参与下轮活动,因此销售活动之间隔较久,能让没成功选购的人有机会参与下轮活动。
但分析师提醒,从申购者的角度看,销售活动减少也不一定对他们有利。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官麦俊荣就举出几点,如受欢迎项目可能出现更多竞争,以及申购者一旦错过这一轮,下轮须等更久。
他说,这也可能导致一些需求转向转售组屋市场。因为申购者如果没能在预购组屋活动中选购到单位,就得衡量下轮活动的成功率;如果觉得机会不大,且每轮活动隔得更久,他可能不愿意等而转向转售市场。
莫汉同意,销售活动次数减少可能让潜在买家感到紧张而进场,导致竞争加剧和申购率升高。然而,能够抑制需求的一个要素,是去年10月销售活动起实施的更严格抽签规定。
根据规定,受邀挑选单位却弃权的首次购屋者,接下来一年将被视为二次购屋者。二次购屋者一旦弃权,则须等一年才能申购新组屋。
莫汉说:“由于这些更严格的规定,申购率放缓。潜在买家如今更可能谨慎地考虑他们参与申购预购组屋的决定和承诺……这有助平衡需求,确保将单位分配给购买意愿最高的人,缓冲销售活动次数减少对整个住屋市场的影响。”
分析师:减少新组屋供应是适时之举
此外,由于申购人数和申购率在过去两轮销售活动都下滑,分析师认为今年减少新组屋供应是适时的。
麦俊荣说:“如果建屋局今年继续供应2万3000个预购组屋,可能导致新单位供过于求。这也会减少未来几年可用于发展预购组屋的土地,影响2024年后的预购组屋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推出的新单位中有2800多个等候时间较短组屋。莫汉说,显示当局积极主动地解决紧迫的住屋需求和缩短等候时间,这都是申购者普遍关心的课题。
麦俊荣也提出,建屋局若能在未来项目中增加等候时间较短组屋的数量,料吸引更多买家从转售市场转向申购新组屋,从而缓和转售组屋价的上涨。
2月销售活动 勿洛和榜鹅项目料较受欢迎
对于下月销售活动的反应预测,分析师认为,其中一个靠近勿洛蓄水池地铁站的勿洛项目,以及榜鹅项目将较受欢迎。
榜鹅上次推出预购组屋项目是在2019年。莫汉说,榜鹅不断变化的景观,以及新的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使它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