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柔佛新山之间有着百年历史的陆路交通,星期四(1月11日)翻开了新的一页。新柔地铁系统目前已完成约三分之二的建造工程,预计2026年12月底通车后,新柔两地之间的衔接性将大幅改善,长堤的拥堵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李显龙总理和马来西亚首相安华,11日在柔佛海峡中央一起参加新柔地铁跨海高架轨道的衔接仪式。两人签署了未来将挂上47号和48号桥墩的纪念牌匾,象征两国对完成这个项目、进一步改善新马衔接性的共同承诺。
47号桥墩由马国负责兴建,是新柔地铁工程在马国的最南端;由我国负责兴建的48号,则是新加坡段最北的一个桥墩,两者之间有17.1米的跨度。现在两个桥墩上已经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衔接。
李总理11日下午在脸书发文说,两座桥墩之间的连接段,让新马两地的友谊与双边关系更加紧密,他期待2026年底载客服务开始投入运营。
李总理:明年建交60周年 盼在多领域开辟新合作机会
李总理说:“明年是新马建交60周年,我期待两国在贸易与投资、旅游、创新,以及数码和绿色经济等领域,开辟新的合作机会。”
安华则在社交媒体上说,即将挂在两座桥墩上的纪念牌匾,象征两国的友谊与团结精神。这条四公里长的双向轨道,每小时单向可接载多达1万人次,新柔长堤的拥堵情况预计将缓解至少35%。
他说:“新柔地铁系统的落成必将进一步加强马新友好关系,并继续推动两国的经济增长与繁荣。”
新柔地铁系统连接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的兀兰北站和柔佛新山武吉查卡站(Bukit Chagar),两站之间的车程约五分钟。
我国贸工部长颜金勇和马国经济部长拉菲兹,11日也在李总理和安华的见证下,签署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谅解备忘录。
设联合委员会 监督柔新经济特区落实
我国贸工部和马来西亚经济部将设立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督柔新经济特区的落实,以促进新马货物、投资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双方也将制定柔新经济特区框架,确定共同感兴趣的经济合作领域,以及特区的具体地理覆盖范围,为未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奠定基础。
有关这个全面协议的最新情况,预计会在今年较迟时候举行的第11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公布。
柔新经济特区联合委员会将向马新依斯干达特区部长级联合委员会(Joint Ministerial Committee for Iskandar Malaysia,简称JMCIM)负责。JMCIM的联合主席是拉菲兹和我国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
致力让跨境货物流动无缝快捷 人员流动更自由
根据谅解备忘录的内容,新加坡和柔佛将致力于让跨境货物的流动更无缝与快捷,以及让专业人士、经理、高管和技术人员等更自由地流动,为投资和业务提供支持。
双方也希望加强柔新经济特区的商业生态,以促进投资增长和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例如落实人才和职业培训措施,以及为公司提供经济支持。
新马两国都派出多名政要参加11日的活动。除了颜金勇和李智陞,我国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代交通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以及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也都出席了活动。马国政要则有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交通部长陆兆福、内政部长赛夫丁、外交部长莫哈末哈山,以及财政部第二部长阿米尔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