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兰医疗园毗邻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设计团队以热带雨林为灵感,把医疗园打造成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北部居民提供疗愈和活动的社区空间。

兀兰医疗集团营运策划部主任严艳说,兀兰医疗园的地理位置特殊,隔着实里达快速公路就是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因此在设计时须考虑到噪音和雨水等环境因素。此外,园区所处的地段原是一座小山丘,倾斜多达20米。

“这些因素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兀兰医疗集团营运策划部主任严艳,最喜欢园内与各楼颜色相应的开放式楼梯,因为可鼓励人们多爬楼梯,开启更活跃健康的生活。设计团队为不同大楼采用不同颜色,方便人们找路。(林明顺摄)
兀兰医疗集团营运策划部主任严艳,最喜欢园内与各楼颜色相应的开放式楼梯,因为可鼓励人们多爬楼梯,开启更活跃健康的生活。设计团队为不同大楼采用不同颜色,方便人们找路。(林明顺摄)

负责设计兀兰医疗园的SAA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副总裁梁应杰说,团队从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获得灵感,深入研究后发现雨林的生态环境,竟与医院的运作有许多相似之处。

雨林可分四个层次

他解释,雨林可分为地面(forest floor)、灌木、树冠和露生(emergent)四个层次。其中,雨林地面有土壤、树根和动物,是最活跃的一层。“它好比医疗园的入口处,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延伸阅读

应对医疗需求和环保节能 兀兰医疗园可灵活“变身”
应对医疗需求和环保节能 兀兰医疗园可灵活“变身”
兀兰医疗园区设本地最大康疗花园
兀兰医疗园区设本地最大康疗花园

为此,团队决定把园区一楼全面打造成公共空间,而原本在地面的车道则建在地下一楼。两层楼之间通过开放式楼梯连接,与兀兰疗愈花园一同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地面层。

梁应杰说,灌木和树冠层如同医院的治疗和康复设施,更为隐秘有利于病患修养。此外,兀兰医疗园是我国首个集急症医院、社区医院和长期护理于一处的医疗设施,各部门之间通过走道衔接起来,方便病患来往。

雨林最高的露生层则是新叶长出,生机勃勃。设计团队因此在屋顶开辟花园,让医疗和护理人员能在工作之余喘息休息,如同绿叶在阳光下补充能量。此外,医疗园长期护理大楼也设有隔代花园,让幼儿园的孩童和护理中心的年长人士通过园艺交流互动。

梁应杰指出,医院对不少人来说是非常高压的环境,希望通过设计能减少人们的不安。除了融入热带雨林等大自然元素,设计团队也费尽巧思,用不同颜色区分各大楼,帮助人们在偌大的兀兰医疗园内找路,掌握方向。

严艳说,她最喜欢园内与各楼颜色相应的开放式楼梯,鼓励人们多爬楼梯,开启更活跃健康的生活。

大自然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益,兀兰医疗园内就种植了多达2500棵大大小小的树。为了减少用水量,园内储存部分雨水并送往浇灌系统,一年可省下相当于六个奥林匹克泳池的水。

太平间采人性化设计 明亮宽敞不缺隐私

梁应杰最有感触的,是医院太平间的人性化设计。明亮宽敞,却又设计隐秘,给予亲属足够的隐私和逝者道别。每个隔间的落地窗外也专门种有绿植,能为悲伤的亲属,带来些许安慰和平静。

团队设身处地从用户的角度打造兀兰医疗园内的设施,包括为原本冰冷冷的太平间增添绿意。(叶振忠摄)
团队设身处地从用户的角度打造兀兰医疗园内的设施,包括为原本冰冷冷的太平间增添绿意。(叶振忠摄)

严艳和梁应杰都说,医疗园原本所在的位置原是一片广阔的空地,周围的居民经常到那里活动。“我们在建造医疗园时,非常注重社区空间的规划,希望能把这里的社区精神和历史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