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诈骗案连年攀升,去年同比上升近五成,但在各机构接连推出反诈措施,并快速截住受害者钱款的情况下,总损失金额稍降。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天(2月18日)公布去年全年的诈骗和网络犯罪数据。警方去年接获5万零376起这类罪案通报,诈骗案占92.4%,达4万6563起,比前年的3万1728起多了46.8%;涉及金额达6亿5180万元,比前年的6亿6070万元减少1.3%。这也是警方2016年追踪诈骗案数据以来,过去五年损失金额首次下滑。

五类骗案共同点 利用社交工程手段骗受害者转钱

数据显示,五大常见骗案依然是求职、电子商务、假朋友来电、钓鱼和投资诈骗,占骗案总数的78.4%,类型与前年相同。 警方发言人说,五大常见骗案的共同点在于骗子使用网络和电话联系受害者,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手段,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诈骗伎俩蒙骗受害者转钱。

冒充政府官员的骗案是平均损失金额最高的骗案,每起约10万3600元,其次是投资骗案,每起5万零700元;求职骗案则有最多公众上当,共有9914起。所有骗案中,55.6%涉款在2000元或以下。

恶意软件骗案来势汹汹,去年案件多达1899起,损失金额达3410万元,首次进入10大骗案就排在第六。警方和各机构已重点打击这类骗案,去年第四季案件数出现显著下滑。

延伸阅读

Money Lock防恶意软件骗案 助存户锁住逾42亿元存款
Money Lock防恶意软件骗案 助存户锁住逾42亿元存款
骗子海外干案也难逃 警方跨国合作捣毁19诈骗团伙
骗子海外干案也难逃 警方跨国合作捣毁19诈骗团伙

通过社媒联系受害者骗案共1.37万起激增八成

警方也透露骗子联系受害者的五大渠道,分别是社交媒体、通讯平台、电话、网购平台和网站。骗徒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受害者的骗案共1万3725起,比前年的7539起增加约八成。

令人关注的是,社媒公司Meta旗下三个社交平台:脸书、WhatsApp和Instagram,最常被骗子滥用。警方发言人说,内政部和警方虽与各平台保持联系,鼓励平台方采取反诈措施,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平台都愿意配合。“尽管脸书和WhatsApp在内的Meta产品更容易发生诈骗案,但他们的配合度不高。”

4月15日起 后付电话卡每人限注册10张

为了进一步防堵骗子滥用电话(SIM)卡,4月15日起,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将限制后付(post-paid)电话卡的注册数,每人名下最多只能注册10张,现有用户则不受影响。

资媒局指出,早前已收紧预付(pre-paid)电话卡的注册数至最多三张,随后却发现诈骗团伙开始转而滥用后付电话卡,因此才决定实行限制措施。新措施已在用户需求和防范骗子滥用之前取得平衡。

内政部有意将滥用电话卡定为刑事罪,来日将公布更多详情。

商业事务局局长:公众须提高警惕应对不断演变诈骗手法  

商业事务局局长周祥泰受访时说,诈骗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新加坡作为开放的经济体,人们频繁使用互联网和线上汇款,骗子也借机干案,寻找漏洞,甚至转换诈骗模式,导致骗案无可避免攀升。“政府已实施上游措施,并与银行合作打击骗案。公众也须提高警惕,应对不断演变的诈骗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