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加坡婴幼儿喂养指导方针,不同阶段的婴幼儿应该这样喂养:
出生至六个月大:
坚持纯母乳喂养;
根据婴儿发育情况,从四个月起可以逐步添加糊状辅食;
留意婴儿表达的饥饿与饱足感的信号,如寻找或躲避奶水,并尽量允许他们自己掌控进食节奏;
留意婴儿的进食频率,他们在两餐间的间隔时间会逐渐增长,特别是在夜间;
为婴儿提供舒适、有安全感的进食环境。
六至12个月大:
开始添加有颗粒的辅食,推荐从铁质丰富的食品开始,尤其是绿色蔬菜;
让孩子尽早并反复接触各类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过要避免添加糖和盐;
鼓励孩子在这一阶段开始自行进食甚至玩弄食物,允许他们掌控吃多少东西;
食用固态食物时,让孩子坐在安全的座椅上,并在固定的就餐区域进食;
尽量在孩子清醒时让他们进食,如允许孩子在晚上连续睡眠六小时而不进食。
12至24个月大:
在保证营养充分的情况下,让孩子逐渐适应和家人吃同样的食物;
避免孩子在两岁前接触含糖饮料或果汁;
让孩子逐步和家人一起吃饭,并鼓励他们使用恰当的餐具,如使用叉子和勺子、用水杯取代奶瓶等;
鼓励家长在用餐时与孩子互动,避免使用玩具或电子屏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保持每天三顿正餐、两次加餐的进食频率,并把进食时间安排在他们清醒时;
将每次用餐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