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有视力障碍的男生积极学习,选择突破困境,超越身体的局限,开辟自己的学习之路。
赵令正(19岁)读小一时被诊断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和影。
他回忆说念小学时曾被调皮的同学捉弄,测试他是否真的看不见,甚至把橡皮擦藏起让他找不到,但天性乐观的他没放在心上。他也不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学习上有多大不同,既然看不见,就用耳朵专心听。
他受访时说:“如果可以选,我也希望看得见,但并不是每件事都能选。我只知道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需要帮忙就请教他人。”
获良师益友与视障设备协助 加倍努力学习
赵令正的学习之路并不简单,母亲刘兴玉(49岁,财务顾问)说,儿子除了看不见白板的字,另一大挑战是写字和做功课的速度比一般人慢很多,潦草的字体也让教师费神批改。
后来在视障者资源中心的帮忙下,申请到教育部资助,为他添购一台电子影像放大镜,安装在他的课桌上,让他独立学习,并在小学以优秀成绩毕业,升读中学快捷源流。
上了中学后他遇到一位同样失明的辅导员,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辅导员的亲身经历,引导赵令正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适应中学生活。
赵令正的父亲赵卓立(52岁,财务顾问)说,儿子能一路升学至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毕业,学习道路上获得许多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包括举办分享会让师生更了解他的学习情况,也为他争取更长的考试时间。
赵令正以自律和负责任的积极学习态度回报教师,尽管做功课速度缓慢,他总是抓紧时间把功课做完。在A水准会考时,他需要比一般人多一倍的时间完成,一些科目甚至得耗时6小时完成,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力上都是一种考验。
尽管如此,赵令正的A水准还是考获优异成绩,数学、化学和物理考获三科A,他计划报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物理系,希望未来成为物理系研究生。
他说:“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选择,面对难题时想办法解决,这都是我们总得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