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社会援助方面的开支,很大一部分用于推进制度上的变化,并不是临时措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强调,新加坡的社会扶助理念没有改变,发放补助的宗旨是为帮人一把。
黄循财星期三(2月28日)在国会总结新财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时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年,政府发现国人收入差距有扩大迹象,因此开始更慎重地加强社会安全网。
他提到,过去20年,政府的社会开支翻了两番,社会援助(social support)的预算占比也越来越大。在新财年的预算,约一半的总部门开支将用于社会支出,且很大一部分是用在推进制度上的变化,而不是提供临时措施。
社会援助分五大领域,它们为教育、住屋、医疗、工作,以及退休生活。
黄循财:确保援助取得平衡 不削弱个人自立能力
黄循财说,一些议员希望政府加大援助,另一些则提醒政府谨慎行事,避免社会对补助产生依赖,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削弱个人责任和自立能力。
“的确,我们很小心地确保在这当中取得正确平衡。我们没有改变社会扶助的理念。这关乎的不只是发放补助,而是拉人一把。”
他举例,政府在设计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和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时,都确保不会降低个人和家庭的责任;即将推出、协助非自愿失业者的临时财务援助计划也遵守同个原则。
“当新加坡人失意时,我们会拉他们一把,确保他们不会掉队。我们在他们身上投资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从生活的挫折中恢复过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归根结底,这是为了确保家庭和个人享有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黄循财说,低收入群体过去10年的提升速度要比其他群体快。收入最低的20%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比中等收入者快一些,也比收入最高的20%居民快一倍。
“这只是根据收入而已,还没有把利于低收群体的渐进式税务系统和福利纳入其中。要是把这些都加起来,低收入者的整体发展情况其实更好。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他提到,我国会向其他国家学习,也对所有点子持开放态度。政府会广泛咨询,做出大胆有效的改变,带领新加坡前进。政府会继续提供更多信息,以在辩论政策时有所依据;也会提供更多平台,让个人和团体扮演活跃角色,共创和更新政策。
“我们都希望为国人提供更好的收入、保障和安全感。但要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要怎么支付相关开支?我们要如何避免不经意的后果?很多事情展开时都是出于好意,但不一定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要慎重考虑的事项。”
黄循财说:“我们不一定每次都做到位,但我们会不断改进,努力做得更好。我们会继续优化改善社会援助系统,维持适用的奖励,鼓励国人自立,同时确保我们有能力资助这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