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两分钟就可从多达600个港口场景选择中切换想要的场景,并借助多个竖屏提供300度的沉浸式驾驶舱体验,让海员仿佛身处真实的驾驶舱进行培训。新加坡高级海员联合会(SMOU)斥资275万元翻新海联海事模拟中心,升级这类设备,还原海员在船舱中所能看见的逼真环境,助海员更好地熟悉海上操作。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四(2月29日)为翻新后的中心主持揭幕。
设于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蒂凡那学院六楼的海联海事模拟中心于2014年设立,在去年12月展开翻新工作。如今,中心有五个供培训用途的模拟设备,包括模拟驾驶台、机房、液体燃料船只、救助通讯设备及电子海图。
海联海事学院总裁张强国受访时指出,十年间,科技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海事业的需求也持续在变。为此,他们与海事工程业者瓦锡兰(Wartsila)合作,为之前的一些模拟设备进行科技升级,并添置新的模拟救助通讯设备。
他举例,以往一些海事业者会遇到船只行驶时,船锚不见等情况,但事情发生后往往只有一份报告描述,失去的船锚资产却无法挽回,也无法从中吸取经验。
“如今只要业者向我们提出要模拟这个场景的要求,我们就能协助他们重现事发经过,再通过培训来训练船员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海运业温室气体排放 占全球排放量3%并将继续上升
傅海燕致辞时提到,海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随着行业进行更多商业活动、运送更多货物,排放量还将继续上升。因此,海运业在减少排放量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海事作业,以及扩大使用新绿色燃料的规模等多方面进行。
据张强国观察,随着业内向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越来越多海事业者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等替代燃料,他们也愈加注重双燃料船只的操作安全。
“不同燃料有不同属性,操作人员在进行燃料切换、燃料加注等就更需要注意,否则会很危险……很多海事业者对这些很关注,单在去年我们就通过模拟设备培训了250名海员操作LNG燃料船只。如今我们获得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模拟设备培训认证,我预料这个培训数字会翻三倍,在今年培训多达1000个海员。”
主办方也在活动上举办“推进海事韧性:不让任何人掉队”研讨会,吸引约200名业界代表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