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有效处理社区纠纷,政府计划在邻里设立更多调解中心,以及成立专门的现场应对小组,该小组有权对滋事者发出警告或禁令。
为应对和化解更多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中心过去一年增加15%的志愿调解员,现在有近160人;设在邻里的调解中心也增加了,从六个增至10个。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五(3月1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律政部开支预算时说,律政部正在修订社区纠纷管理框架,以尽早在社区纠纷升级之前,协助双方和平解决问题。
成立现场应对小组在适当情况下调解
新措施包括国家发展部将成立专门的现场应对小组,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调解,以及加强邻里纠纷仲裁庭的程序和权限。
现场应对小组将有权,在判定合适介入情况下,指示纠纷双方参与调解;在合适情况下,该小组会到纠纷现场,他们有权发出警告和建议。若有证据证明,纠纷一方有持续骚扰或其他恶劣行为,该小组可发出禁止令(abatement order);不遵守禁止令,即属违法行为。现场应对小组目前处于筹备阶段,一开始会先从严重影响社区和谐的案件如噪音和囤积物件着手。
当局也计划增加志愿调解员人数
当局也计划继续增加志愿调解员人数,以及在邻里地区增设更多中心。若情况合适,调解中心也开始采纳Zoom来调解,提高触及率。
邻里纠纷仲裁庭方面,当局与仲裁庭密切合作,加强须要改进的环节,如在纠纷严重的情况下,仲裁庭将有权发出临时命令,在案件等待审理时,让相关居民所受影响获得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