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查案人员在犯罪现场逐个物证标注号码拍照记录的画面,在现实中,这些程序日后可能就会被混合实境技术所取代。
利用空间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内政科技局拟研发HoloDeX系统,查案人员日后可在虚拟空间重建罪案现场,让不同查案团队远程交流一同解析,并创造更多的训练场景。
全方位留存罪案现场的原样,避免证物多次碰触受污染,内政科技局颠覆性科技研究室首席工程师西瓦库玛(Sivakumar Ponapalam,51岁)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指出,HoloDeX是一套运用科技辅助查案的系统,内政团队人员可身临其境在虚拟空间中互动,配备的人工智能还可提供意见参考。
只需约30分钟就能生成三维虚拟罪案现场
一般而言,罪案现场都必须拍照和录影存证,逐个标记证物所在位置,耗时耗力。有了这套虚拟系统,查案人员只需在罪案现场部署扫描仪和相机,经由空间计算技术拼凑,约30分钟就能生成三维虚拟罪案现场。
查案人员随后可在HoloDeX系统中标记证物,归档即可完成。
西瓦库玛介绍说,高效精确地复制罪案现场,方便查案人员有需要时回看,也跳脱时间和空间限制。以盗窃案现场为例,戴上俗称“眼罩”的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头戴式显示器后,查案人员可一目了然看到虚拟空间地面上散落、已标记名称的证物,也可抬起手隔空抓取虚拟证物端详。
HoloDeX系统已获概念认证 还须优化和做进一步测试
查案人员也可语音操控系统,也附有文本转语音(text-to-speech)功能,随时做笔记或借此询问人工智能。内政科技局在测试阶段使用ChatGPT 4.0作为人工智能,HoloDeX系统已获概念认证,还须优化和做进一步测试。
西瓦库玛透露,现阶段这套系统主要是为了训练和回放用途。内政科技局拟加入多重感官功能,让沉浸式体验感更强。
HoloDeX系统在首届“亚太国土安防及军警装备展览会暨TechX峰会”(Milipol Asia-Pacific & TechX Summit ,简称MAP-TXS)上展出。星期三(4月3日)起为期三天的活动,料吸引350多家国际参展商和超过1万名政府官员、业界和学术界代表参与。
内政科技局星期四(4日)与九个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与技术转化、国际行动技术知识共用等领域深化合作,加强公共和国家安全。
移民局总监:科技能助优化工作 但无法取代执法人员
移民与关卡局总监孙伟明星期四在一场主题为“边境安全:威胁与挑战”研讨会上说,相比20年前日均30万人次出入境新加坡,如今通关人次增加至日均50万至60万人次,面对有限的人力,各机构须运用科技才能永续发展。“当然,人工智能等科技无法取代执法人员。科技能帮助执法人员优化工作,让他们专注其他更重要的任务。”
孙伟明说,新柔地铁系统(简称RTS)2026年12月底通车后,预计每小时单方向有近1万人次往来,自动通关系统的概念就是为了应对这类日益增长的通关需求。他也说,樟宜机场料今年下半年实施免出示实体护照的通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