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方的哭声、阵阵炮火声不再只是和平年代里的听闻,当发射的炮弹摧毁附近的建筑,轰隆的巨响、地面的震动、强烈的冲击波接连不断地刺激着紧绷的神经,身在乌克兰基辅的本地前艺人沈倾掞记录下从战火中逃亡的生活点滴。
在今年的城市阅读节活动中,沈倾掞将在5月27日携新书《目睹基辅之兵临城下》,向读者讲述战争爆发时,他的所见所闻。
2021年底,沈倾掞和乌克兰籍妻子及四只猫一同生活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一触即发的战争打破他们宁静的生活,他们在战火中挣扎求存,一路西逃。
沈倾掞在书中写到:“从基辅受到袭击的第一天起,我们担惊受怕、生死存亡的经历真的多到无法区分它的轻重大小,所以我最不想回答的就是那些‘最’什么的问题。我们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活下去。于是我选择以时间顺序来叙述我们在战争中的经历。用回忆的场景和当时的原始情感,还原出我们的困境、精神状态与选择。这样在下笔时才不会被‘最’的概念所绑架。”
去年他将这段经历集结成英文书“Impressions of an Invasion”(入侵印象记)。今年他亲自撰写中文版的《目睹基辅之兵临城下》,并把这一路所见所闻的照片收录其中,他也制作短视频为新书造势。
沈倾掞:从英文版到中文版非直接翻译 作品近乎二次创作
沈倾掞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这本书从英文版到中文版,并非直接翻译,甚至近乎是二次创作。
他解释说,当初撰写英文版时,他在遣词造句上有斟酌过,不希望读者被战争的残酷吓到。然而,开始写中文版时,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近两年,大众的关注点也转向2023年10月爆发的以哈冲突上,甚至人们已经对战火逐渐麻木。
“无论是火遍全网的最新视频还是惨绝人寰的战情,热度只能维持几分钟。如果大众已经对战火感到麻木,那是更可怕的事情。所以我须要拿捏文字的表达,尽量去提醒读者,残酷的战争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
在基辅的超级市场抢购生活物资、屯粮储水、前往银行提取现金、带着四只猫日复一日躲避空袭、开车和炮弹赛跑……尽管他和妻子及四只猫最终平安逃出生天抵达波兰华沙,却没逃过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沈倾掞说,因为患上PTSD,这些创伤的回忆和经历非常清晰。出于职业的敏锐性,他意识到这些日常点滴的价值,于是用录音笔即时地记录下自己的观感,才有了这本书的内容。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中文版还以注脚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地名、军事名词等加以解释。
《联合早报》订户购书可享有折扣优惠,6月2日前,首100名购买者可以税前18元3角5分的价格购得作者签名版的《目睹基辅之兵临城下》。
城市阅读节新书发布分享会“目睹基辅之兵临城下”
日期:5月27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7时至8时30分
地点:南洋艺术学院李氏基金会剧场(151 Bencoolen Street S18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