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亚太上空气流普遍 极端气象事件增加航线或须调整

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飞来新加坡的一架新航SQ321班机,途中遇上强烈气流后骤降,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班机紧急改在泰国曼谷机场降落。(陈渊庄摄)
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飞来新加坡的一架新航SQ321班机,途中遇上强烈气流后骤降,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班机紧急改在泰国曼谷机场降落。(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新航SQ321班机遇上强烈气流造成一死多伤,受访航空专家和顾问指出,亚太区上空气流相当普遍,但很少导致严重伤亡。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象事件频率增加,有必要开始考虑重新调整航线。

亚太航空安全中心收集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亚太区域共有38起客机航班遇上气流,并造成机上人员严重受伤的事故,但没有人身亡。

中心主任米切尔·福克斯(Mitchell Fox)说,相比每年的航班次数,这些事故的频率相对来说很低,但仍应受到航空业高度重视,以避免相关意外。

福克斯说,像SQ321事故这种规模的气流,通常由雷暴或晴空乱流(clear air turbulence)等天气现象引起。“目前判断事发原因为时过早,不过基于事故发生的高度,飞机有可能遇到难以预测的晴空乱流。”

新加坡航空公司早前透露,出事客机是在缅甸的伊洛瓦底盆地上空3万7000英尺处,遇到“突如其来的极端气流”。

晴空乱流无法观测和预报 难以避免

专门研究气象与风暴的国立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学科教育学部助理教授王靖宇说,雷暴内的乱流可以通过目视或雷达发现,但晴空乱流无法观测和预报,因此难以避免。“飞机师只有飞进晴空乱流之后,才会意识到身在其中,而且没有有效的反制措施。”

王靖宇也提出,SQ321事故发生在印度洋西南季风较为强劲的时期,同时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地形相对较低,当季风吹进来时,地形抬升作用更为显著。“这两个因素相互叠加,增加了这个地区发生雷暴和晴空乱流的可能性。”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飞行与技术运营总监斯图尔特·福克斯(Stuart Fox)说,上一次有大型航空公司报告发生晴空乱流相关死亡是在1997年,至此只有小型飞机出现死亡,包括去年一架私人飞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飞机飞行期间有可能遇到恶劣天气。航空咨询公司Aviation Insight董事总经理丹尼尔(Michael Daniel),依据伦敦世界区域预报中心(World Area Forecast Centre)事发前发出的飞行员通知说,飞机经历强烈气流的时间和位置预计有雷雨云,意味着飞行员应在气象雷达上,留意可能出现的雷暴。

“但他们是否有在气象雷达或飞机设备上看到,又是否有可以避开恶劣天气的信息?我们目前不得而知,这是调查应该查的。”

未来,飞机还可能更频繁遇上更严重气流。米切尔说,学术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导致接下来几年严重气流在晴空的发生率增加150%。

全球持续变暖 有必要考虑重新调整航线

王靖宇也说,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和数值模拟发现,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正在增加。现有航线是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完成规划的,航空公司和航空管制机构有必要开始考虑,在全球持续变暖的情况下重新调整航线。

既然气流难以避免,机上安全措施就格外重要。斯图尔特说,在座位上时刻系好安全带,可大大降低遇到气流时受伤的风险。如果事发时站着或在洗手间,应抓住椅背或辅助把手,并尽可能返回座位。

服务不少航空企业客户的公关公司Francis & Low董事总经理弗朗西斯(Leithen Francis)说,这些年严重气流导致一些乘客受伤,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系好安全带,因此被抛出座位撞到舱顶伤及头部,或是在摔下来时伤到脚。

针对新航的危机处理,熟悉航空领域的企业通讯和业务咨询公司商协(Socium)创办人陈国耀博士认为,新航及时的反应,显示公司和机组人员的高水平培训和准备。

陈国耀说,新航包括处理现场的反应迅速且明确,减少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尽管事故可能不是由新航直接导致的,公司仍继续尽其所能承担责任,确保受影响的人和他们的亲属得到必要的支持,在这艰难时期,大众整体感觉仍支持新航。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