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武吉知马马城的特殊历史背景,市区重建局在参考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后,决定探讨如何保留马城内27栋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学者认为,保留看台、马厩、员工宿舍等建筑群,有助于重新讲述马城的历史故事,保留马城的以往风采。

为规划马城的发展,市建局咨询文化组织,展开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并根据历史、社会、美学、建筑和历史背景价值的综合考量,选出27栋建筑物及结构,研究保留方法。

这些建筑包括,曾容纳上千名观众的现代主义建筑北面看台和殖民地风格的南面看台,以及前赛马公会秘书洋房、马夫宿舍、马厩等。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副教授杨茳善,曾参与市建局的马城咨询活动。他受访时指出,在探讨保留的27个历史建筑中,除了备受关注的看台,马厩和员工宿舍等其他周边,也都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价值。

延伸阅读

马城重新发展拟建多达2万个住宅 包括武吉知马40年来首批组屋
马城重新发展拟建多达2万个住宅 包括武吉知马40年来首批组屋
分析:马城地段或建少于6000个组屋单位 售价可能达80万元
分析:马城地段或建少于6000个组屋单位 售价可能达80万元

他说,这些建筑其实组成了建筑群,而要有效地保留这些建筑的关键在于,它们能否传达一段文化历史叙述(heritage narrative)。

“这一系列的建筑互相关联,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些建筑之间的关系厘清并记录下来,再通过设计把故事传达给公众,这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研究保留建筑物,当局也将在看台前设一个椭圆形场地,面积约政府大厦前大草场的两倍,打造体育及休闲的社区活动空间。这个场地的形状,参照了赛马场原有的形状。

有关机构也会开设历史走道,让公众了解这一带的故事。

将保留英娘路和武吉丁奇森林区域 并增设连道绿带衔接两处

环境保护方面,市建局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估,记录了值得保护的177个植物物种和25个动物物种,包括黄冠鹎和马来穿山甲。这些物种常见于英娘路和武吉丁奇的森林区域。为此,当局决定保留这两个地点的大部分区域,并增设约100米宽,400米长的连道绿带衔接两处。

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高级讲师林肖恩博士受访时指出,建设绿带能为野生动物提供缓冲,降低它们前往住宅区的可能。

林肖恩指出,绿带的绿植一开始不会那么茂盛,一些人可能质疑有哪些动物会使用它,但只需五年或10年时间,绿带的植物就会茂密,成为有效的动物通道。

当局透露,马城三分之一的空间将预留给公园等绿色空间、开放空间和自然绿地。林肖恩说:“在住宅区保留绿色空间是好的……若是再将蝴蝶和鸟类带到住宅区附近的绿色空间,就更能将住宅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