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小贩宇宙展让儿童边玩边了解小贩文化

来自颜永成小学的学生负责“小贩宇宙儿童展”的皮影戏展示。她们自编自演有趣的故事来吸引观众,以此让更多人了解小贩文化。(关俊威摄)
来自颜永成小学的学生负责“小贩宇宙儿童展”的皮影戏展示。她们自编自演有趣的故事来吸引观众,以此让更多人了解小贩文化。(关俊威摄)

字体大小:

新加坡儿童博物馆推出“小贩宇宙儿童展”,涵盖小贩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小贩英雄到小贩食物,乃至小贩中心的合理规划。展览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活动、沉浸式场景布置以及传统物件展示等,让儿童在尽情玩乐的同时,也了解小贩文化的前世今生。

小贩宇宙儿童展(Into the Hawkerverse)于上星期六(5月25日)开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地艺术家专为四岁及以下儿童设计的玩乐空间Play Pot,儿童可以在色彩缤纷的小贩摊位玩模拟厨房游戏(masak-masak),在模拟回收处归还餐具等,更可以在一个装饰如马来炒面(mee goreng)的池子中嬉戏,让他们在玩耍的同时接触小贩文化。

第二个部分主要展示小贩文化的悠久历史,贴近历史的布景让儿童有机会了解曾经的街头小贩是怎样的。在这里,儿童可以看到过去伴随小贩一同出现的街头娱乐皮影戏,还有古老的筷子篓、酱油瓶等小贩工具。通过游戏,访客可以想象自己是没有执照的小贩,要扛着扁担躲避稽查员。

最后一部分让儿童从小贩文化的过去走向了未来,这里有模拟的现代化小贩摊位。他们可以尝试了解小贩使用的独特机器,经营小贩摊位,完成食客的订单,也可以利用乐高积木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小贩中心。

展览让孩童从物件中学习 用儿童视角介绍小贩文化

展览的策划人之一,高级策展员林洁慧(43岁)受访时指出,策划思路以儿童为本,前期通过很多小组讨论来了解儿童对小贩文化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喜好。“我们希望我们的故事是适合儿童的,不是一种很死板的教科书或者历史课模式,我们想让展览有趣并吸引儿童。在博物馆,儿童可以从各种物件中学习,这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

展览的另一特色是邀请了小学生来负责部分展览,用儿童的视角来介绍小贩文化。来自颜永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明珠和同学邱奕晴负责“小贩宇宙儿童展”皮影戏展示的部分。明珠(11岁)说:“我们尝试让访客觉得皮影戏很好玩。他们在玩的时候可以学习关于小贩中心的文化,这样以后还会有小贩食物,这种文化不会消失。”

本次展览是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儿童季活动之一,新加坡儿童博物馆(Children’s Museum Singapore)和博物馆圆桌会(Museum Roundtable)携手打造了一系列活动,从5月25日至6月23日,在21个本地博物馆和展馆中举行,让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