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平面设计师转行,成为英文书法艺术工作者,在这个数码化的时代,重温笔墨带来的平静。

36岁的李佳蒨在冠病疫情之前,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她坦言,虽然上学时并不喜欢书法课,但在2015年首次接触英文书法艺术(calligraphy)后,很快被笔尖和纸张摩擦带来的平静心绪打动。

“最初,我去文具店买了书法钢笔练字,但很快意识到仅仅如此并不会让我成为书法艺术者。于是我上了网课,参加了很多国内外的线下英文书法课程,也认识一些同好,定期举行交流活动。”

李佳蒨说,和平面设计中严谨的字体设计(typography)不同,书法艺术不使用电脑,而是回归最初的纸笔墨水,让书写者更专注于指尖当下的表达。多种多样的字形字体和人工书写的偏差,让每一种情绪和思想都有了表达的渠道。

在2020年底,经历疫情带来的种种变化后,李佳蒨决定放手一搏,开办书法艺术工作室The Pensive Desk,将兴趣变成职业。

延伸阅读

两度参加O水准考试 男生矢志要圆护士梦
两度参加O水准考试 男生矢志要圆护士梦
一起学琴成同学 父子期待齐奏乐
一起学琴成同学 父子期待齐奏乐

“疫情带来的变化让我觉得是世界在告诉我,是时候为自己做一些改变了。但当初我其实并没有做周密的计划,只是想着先接一些委托工作,打造品牌。”

开办自己的工作室不是一件易事,李佳蒨坦言,平衡艺术创作和生意经营对她来说,依然是个挑战。她说,很感谢丈夫一直努力工作,支持她和家庭,让她可以大胆追求梦想。

对工作的热情 是她的养料

当被问到能否用这份事业养活自己时,李佳蒨笑道:“那要看你怎么定义养活了……我觉得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就是我的养料。”

2022年起,李佳蒨开设了收费的书法艺术课程,让更多有兴趣的人接触到这种艺术。“在教课的同时,我也从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学习书法艺术和生活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节奏,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多关注自己所得到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