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近半数看护者在照看失智症家人时,曾用皮带等工具束缚他们的行动。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在照顾患有严重失智症的家人方面,看护者仍缺乏相关的支持和资源。

负责指导这项研究的杜克—国大医学院连氏慈怀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玛尔霍特拉(Chetna Malhotra)说:“在照顾患有严重失智症的年长者时,看护者面临一些特别的挑战,尤其是在涉及身体束缚的情况。这些做法有时是出于安全考量,但会影响年长者的身心健康。它还与抑郁、创伤后压力、大小便失禁,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率增加有关。”

最常见用皮带或床单 捆绑和固定患者

研究发现,最常见的身体约束方法,是利用皮带或床单来捆绑和固定失智症患者,有56%的受访者这么做。其次是使用带托盘可上锁的座椅,约占35%。还有31%的看护者会给患者戴上限制手部活动的手套,以及25%的看护者会束缚患者的手腕与脚踝。

使用这些工具和物件束缚失智症患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考量,其中44%的看护者说,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参与了使用身体约束的这项决定。68%的看护者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患者跌倒,30%则是要防止失智症年长者走失,一些受访者反映是为了防止他们擅自拔掉导尿管或喂食管,以及控制过激行为。

延伸阅读

未雨绸缪不嫌早 为健康老化做准备
未雨绸缪不嫌早 为健康老化做准备
日本失智症老人2030年估计超过500万
日本失智症老人2030年估计超过500万

研究小组指出,对于患有严重痴呆症的年长者来说,没有证据显示喂食管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或者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相反,临床指导鼓励看护者,小心地用手给病人喂食。

调查:心理压力较大看护者 更易采取身体约束方式

研究也发现,心理压力较大或承担其他看护责任的看护者更容易采取身体约束的方式,而能够从亲友那里得到情感支持的看护者,则不大使用这种方式。

论文第一作者、国大医学院连氏慈怀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博思微可博士(Ellie Bostwick Andres)说,许多看护者努力平衡工作和看护的压力,他们认为身体约束是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身体约束是否对失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参与调查的看护者意见不一,有39%的人认为没有影响,44%的人认为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还有17%的人认为会有所改善。

独自照料患失智症的父亲15年的林国源(44岁,教师)说,尽管过去几年父亲曾在住家附近走失过约五次,但他从未对父亲采取任何约束措施。他认为,通过束缚达成某个目的只是一时的,但这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作为家中独子,林国源承担了照顾年迈父母的重任。他受访时说,邻居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我们一家在这里生活了44年,邻居彼此都认识,也有联络的群组。如果父亲走失,他们看到了可以很快打电话给我,要比到脸书上发寻人启事更高效。”

他说,随着人们对失智症的认知度和关注度逐渐提高,近年来看护者在护理的技术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但在社会和情感支持上仍有不足。“我们学会了怎样把他们从床移到椅子上,但是没有人教我们在给他们洗澡时要说什么才不尴尬,要怎么询问他们的需求。”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老年病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共有215名晚期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看护者参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