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及劳动市场快速变化,现有技能或不足以解决未来会出现的问题,从小培养下一代有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再加上创意和借助科技,有助新加坡在未来经济中继续蓬勃发展。

引领我国设计教育长期发展的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Design Edu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简称DEAC)星期四(6月13日)发布第二份任期报告,除了总结过去两年的工作成果,也重申2050年愿景和列出六大支柱,以协助新加坡打造一个受国际认可的独特设计教育系统。

这六大支柱包括让设计成为生活技能,鼓励跨学科学习、着重以人与地球为本的设计思维,及实验性设计等。报告也强调,要迈向2050年愿景,需要与本地高等教育学府合作,以便落实与六大支柱相关的措施。

2020年成立的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愿景是在30年内培养出富有创造力、能解决问题、具有全球视野和韧力的劳动队伍。

第一份任期报告提出三大建议

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在2022年8月发布第一份任期报告,提出三大建议,即打造受国际认可的新加坡独特设计教育系统、让设计教育和创意产业更紧密融合,以及将委员会打造成为设计教育思想和实践领导的首选平台。

延伸阅读

淡马锡理工设实验室 助学生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
淡马锡理工设实验室 助学生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
咨询委员会建议30年内 塑造本地设计教育体系

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刘昭槐受访时告诉记者,设计教育不仅仅教导学生如何设计,当中也涵盖批判思维和创意实践。他们希望这些元素也融入高等教育学府的课程范围内,而要让下一代具有设计思维,更要从小开始灌输。

引领我国设计教育长期发展的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6月13日发布第二份任期报告。除总结过去两年工作成果,也列出要将新加坡打造成国际认可的独特设计教育系统的六大支柱。左起为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刘昭槐及新加坡设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林娴。(谢智扬摄)
引领我国设计教育长期发展的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6月13日发布第二份任期报告。除总结过去两年工作成果,也列出要将新加坡打造成国际认可的独特设计教育系统的六大支柱。左起为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刘昭槐及新加坡设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林娴。(谢智扬摄)

未来设计学校是虚拟学校 旨在打造本地设计生态系统

“六大支柱中有一支柱,是要有独特的设计教育文化与理念。当你回看新加坡过去数十年的国家建设历史,会发现我们有很多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可将过去独特的经验,融入教育体系,将它作为一种原则和哲学去传授。”

委员会也提出“未来设计学校”概念,未来设计学校并非实体学校,这个虚拟学校旨在打造本地设计生态系统,让学生、教育工作者、从事设计者可借助这样的平台,彼此交流学习,并重塑新加坡的设计大环境。

配合第二份任期报告出炉,设计教育咨询委员会也在报告推介仪式现场,展示数个成功的概念验证项目,及淡马锡理工学院如何运用科技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到日常设计上。

刘昭槐说,过去数年颠覆性技术如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更证明委员会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即不应视之为威胁,相反要借助新兴科技,为设计过程带来新改变。

淡马锡理工学院在今年1月成立人工智能数码互动实验室(IDEAS),让学生能够使用人工智能软件来进行设计,正是设计与科技结合的好例子。

该校设计学院院长何慧玲说,确保有与时并进的设计课程至关重要,而委员会在第一份任期报告中,强调加速数码转型的重要性,也是院方决定要在课程内纳入人工智能元素,及设立专属空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