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中学中四学生陈智敏在3月6日和全班同学参加了在乌敏岛的沉浸式学习之旅,对乌敏岛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遗产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保护乌敏岛的重要性。

在国家公园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乌敏岛上的重新造林地点,一同尝试盆栽红树林繁殖体。陈智敏(15岁)说:“我们没有直接从树上摘下红树林的繁殖体,而是用了在乌敏岛周围捡到的。这是一种取之于自然,回馈自然的的方式。看到我们今天的小举动可以为未来更健康的环境做出贡献,让我很受鼓舞。”

陈智敏和同学们还在学习之旅中了解到乌敏岛村民的生活方式,她说:“我第一次知道了乌敏岛的‘无电日’,让我接触到了新加坡不一样的一面。通过这样的学习之旅,我能更好地欣赏自然、文化和新加坡。”

与外展训练中心及中小学合作 灌输保护乌敏岛环境与人文历史意识

这个学习之旅是国家公园局和乌敏岛之友网络提出的乌敏岛学校倡议的试点项目之一,项目和新加坡外展训练中心(OBS)以及多所中小学合作,让学生在乌敏岛参加学习之旅和环境教育项目,让年轻一代产生保护乌敏岛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的意识。

德新中学带队教师黄美莹(43岁)说:“这个倡议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和在学校学习是不同的。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自体验,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保护这些地方的重要性。”

延伸阅读

乌敏岛10年计划 修复重建甘榜屋 种植本土树木
乌敏岛10年计划 修复重建甘榜屋 种植本土树木
公众有机会发声 齐心守护乌敏岛纯朴特质
公众有机会发声 齐心守护乌敏岛纯朴特质

立才中学的生物高级教师陈冠睿(39岁)也在3月带领18名学生来参与试点项目,进行学习之旅。他说:“我很支持这个项目,年轻一代是未来保护乌敏岛的主力,只和他们口说保护乌敏岛的意义是不够的。得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这里的环境,了解居民生活,和乌敏岛建立了联系,才会尽力去保护。”

该倡议也惠及教育工作者。公园局及乌敏岛之友网络的教育者工作小组,将和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员合作制定课程计划,邀请更多学校参与。比如说,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课程,可以融入乌敏岛学校倡议中的仄爪哇湿地公园(Chek Jawa Wetlands)的故事。

公园局还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资源,如课程计划和材料等,并且尝试建立教育工作者社群,推动资源共享,让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组织关于环境与自然的课程。

目前公园局为外展训练中心的指导员安排课程,为他们提供关于乌敏岛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知识,希望他们在外展训练营上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

除了中小学生外,公园局也计划今年开始和高等院校合作,鼓励理工学院和大学的学生提出保护乌敏岛人文遗产的项目,内容可以关于乌敏岛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岛上的甘榜房屋等。

种种努力,旨在让年轻一代建立保护意识,成为保护乌敏岛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