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认为,马国和新加坡有望创造新合作模式,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打造成共同市场,实现互补互利。
他认为两国应在新柔长堤所奠定的基础上,开通更多的连接管道、推进无障碍通关,为企业及人员带来便利。
刘镇东在吉隆坡贸工部办公室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新柔长堤对新马两国意义重大,除了开启了柔佛的海运贸易,也将新加坡与欧亚大陆相连。
他也认为,随着新马合作发展柔新经济特区,两国首先必须在通关方面做到无缝衔接。
“目前,马新之间每天最多有约50万人次通关,如果我们能为这些频密通关的人员提供便利,例如使用统一的QR码通关,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刘镇东也是柔佛州依斯干达布蒂里区国会议员。他说,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新柔长堤和新马第二通道往返新马,2026年底新柔地铁系统(RTS)通车后,人们将有多一个交通选项。
“我之前已建议开通柔佛州公主港、森林城市和巴西古当到新加坡的渡轮服务。有人也提议兴建货运桥,或建设第二个RTS项目。总的来说,两国之间若能增设多几个连接途径,将有利于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
今年1月11日,新马两国领袖就设立柔新经济特区签署谅解备忘录,预计今年底将签署合作协议。根据谅解备忘录,新加坡和柔佛将致力于让跨境货物流通更无缝与快捷,并允许专业人士、经理、高管和技术人员等的自由流动,为投资和业务提供支持。
刘镇东坦言,推广柔新经济特区的挑战不少,首先政策制定者必须改变旧思维,新马才能建立合作的互信。
“很多人还是认为马新之间是竞争关系,双方都必须提防彼此。不过,两国领袖必须有思考高度,认清当前的经济格局及合作的必要性。”
刘镇东认为,柔新经济特区的设立,将为两国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并促进社会稳定。
他举例,目前马国面对薪资偏低的问题,新加坡则有土地不足的局限。“如果部分新加坡企业可在新山运作,受雇于这些企业的马国公民将可获得更高的薪资。此外,新山也能成为新加坡的腹地,舒缓新加坡的住房及人口拥挤问题。”
他也认为,新马可通过在柔新经济特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具韧性的供应链,以面对未来更复杂的国际环境。“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合作,如果柔新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甚至可成为其他地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