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提供更多渠道让青年回馈社会的同时,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也可加强与青年的联系,包括提供较短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以鼓励时间有限的年轻人接触志愿工作,以及鼓励青年到海外体验。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六(7月6日)出席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在*SCAPE Playspace举行的10周年庆嘉年华时,为青年团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三项建议。
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Youth Corps Singapore)于2014年在黄总理担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期间成立。
黄总理:政府将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做贡献
黄总理致辞时说,团队从成立初期的90人,发展到如今有超过3万名义工。他们参与各项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冠病疫情期间挺身而出,为弱势群体送餐、教导年长者数码技能等。
新加坡明年将庆祝独立60周年。他说,这既是庆祝并肯定上一代为我国做出的贡献,也是展望未来的时机。许多年轻人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分享他们对新加坡的期待。政府将致力于实现这些共同愿景,但这也需要年轻一代发挥各自角色。
他指出,政府将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做出贡献,包括已成立的青年小组,让年轻人为所关注的课题献议。他们将在下个月举行的青年政策论坛上与他分享。
与此同时,青年志愿团队也应更新与青年联系的方式。黄总理建议,青年团可推出更多微型类、时间较短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更多青年踏出第一步。目前,青年义工一般须承诺每个月投入约八个小时在义务服务,为期三个月。
他说:“年轻人有许多事得兼顾——学业、实习、课外活动。未必每个人能承诺长期从事志愿服务。青年志愿团为此开始推出一些微型类项目,须投入的时间较短,鼓励年轻人体验志愿服务。
“我鼓励青年志愿团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推出更多微型活动,好让年轻人先以小规模的方式做起,待日后他们做好准备时可考虑做得更多。”
此外,青年志愿团队也可发展更多类型的志愿服务。现有的志愿工作涵盖八个范围如心理健康、特殊需求、年长者等。黄总理认为,触及的范围广泛,但仍有加强的空间。例如:帮助乐龄人士健康养老不限于身体健康检查,义工可更多地与年长者交友,鼓励他们外出活动。
青年志愿团队也可策划更吸引人的青年远征活动。他指出,疫情前每年有约4000人参加青年远征计划,到亚细安国家、中国和印度体验。活动在疫情后已重启,但去年只有约2000人参加。
黄总理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设计吸引人的海外项目,鼓励更多年轻人参加,让他们从海外经验中获益。例如:青年志愿团可制造更多机会,让本地青年与海外青年义工合作。青年可从中建立密切的关系,培养人脉与友谊。”
为了制定未来发展,青年志愿团队去年底向青年义工和伙伴收集意见,日后将公布更多详情。
青年:珍惜当义工时与他人建立友谊
黎咏筠(30岁,公务员)自2017年加入青年志愿团,想服务社区,曾策划面向特需人士、年长者的活动。那一年,她在乐龄友伴计划中认识一名年长者,至今仍每个月与团友上门拜访他。其中一名团友胡慧玲(27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受访时说,这位独居的“李伯伯”把她们当孙女般关心。她们珍惜当义工时与他人建立的友谊,感觉自己也收获不少。
另一名青年领袖苏品婕(23岁,大学生)发起运动,教导特需青年数码安全意识等技能。除了当义工,她也走入校园推广青年志愿团。她说:“抽出一些时间帮助社会有需要的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等嘉宾也出席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