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停办五年的人民协会社区运动会,今年以新形式回归,赛事结构更系统化、更具竞争性。人协计划在未来持续扩展活动,鼓励更多不同社群的公众参与,推动体育在社区内的发展。
比赛无年龄限制 老少咸宜
人协于5月25日至7月28日举办社区冠军杯(Community Championship),让本地17个集选区的居民角逐五个运动项目,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匹克球(pickleball),以及乒乓球。比赛没有年龄限制,是老少咸宜的活动。
社区冠军杯的前身是人协自2013年举办的常年社区运动会(Community Games),但于2019年受冠病疫情影响而停办。
今年以全新面貌推出的运动会为历来最大规模,约2800名公众参与,比赛形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更接近正式体育赛事。
各选区的参赛者不会直接与其他选区的参赛者竞赛,而是先在选区内角逐,最终脱颖而出的两支队伍代表选区晋级决赛。单选区参赛者则会在各自所属的群区内竞赛,如麦波申单选区的参赛者会与马林百列集选区和东海岸集选区的选手,一同在东南区竞赛。
本届比赛首办全国冠军赛“Pesta Sukan”
除了引入新的潮流运动项目如匹克球,本届比赛还将首次举办全国冠军赛“Pesta Sukan”(马来语,意为体育嘉年华),各选区的代表队伍将于下个月一决高下。届时,五个运动项目的各别冠军将获颁奖杯和奖金。人协受询时透露,奖金金额还未确定。
人协星期天(7月7日)在新加坡体育城华侨银行室内体育馆(OCBC Arena)举办马林百列集选区的赛事。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东南区市长阀贺米,以及可能在下届大选参选的马林百列集选区(景万岸—菜市)基层组织第二顾问、新加坡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朱佩玲也出席活动。
唐振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能通过这项比赛激发社区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人们做运动的意识,并希望能在未来继续扩大规模。
56岁的郑宓妮(工程师)当天参加了匹克球的单打赛事。虽无缘晋级,但她说输赢是次要,更重要的是从体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友谊和获取的经验。
她也认为,体育不分种族、年龄或背景,有助于建立社区精神。
另一名参赛者是郭骅敏(34岁,学前教育教师)。她在2014年从中国移居新加坡,并在2019年考到乒乓球教练证。每当闲暇时间,她就会在社区内教导居民打球。
她说,乒乓球是一项能给她带来极大快乐的运动,她希望能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居民。“看到居民从中建立自信,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
唐振辉:须平衡履行国民服役责任和栽培体育人才需求
唐振辉强调,我国体育发展关注两大方面。第一是如何提高公众的参与率;第二是如何继续调整政策,以更好地支持我国高水平运动员。
新加坡水翼风筝板世界冠军墨士廉星期六(6日)正式获准延缓服兵役。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将有更多具潜力的运动员,可获准延缓服兵役,唐振辉说:“我们必须找到能平衡国民服役和体育的方法,两者对新加坡来说都非常重要。”
他指出,国民服役政策中有一套明确的延缓服役框架。如果运动员符合条件,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将给予支持,国防部也会对此进行考虑。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当局则会通过其他方式给予他们支持。
唐振辉强调:“我们理解国家的立场,以及国民服役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既能支持运动员参与高级别训练和赛事,也确保他们履行国民服役责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