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新加坡理工大学讲师苏玉珊(50岁)就是一个典范。

上世纪80年代初她就读小学,因英文不佳未能通过小四分流考试,完成八年小学教育后,14岁才参加小六会考。在中学的剑桥O水准考试中表现优异,随后升入理工学院攻读护理专业,接着出国修读护理学位。多年的工作后,她分别于2007年和201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展现了终身学习的精神和毅力。

苏玉珊在卫生部和医院从事多年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后,于2007年进入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公共卫生硕士课程。

她受访时说:“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渴望学习更多知识。起初有些担心我的学历不足,但朋友鼓励我尝试申请。很幸运的是,当时国大公共卫生硕士课程开始接受其他医疗专业的学生,这让我能够深入拓展我的专业知识。”

2019年,苏玉珊决定再次重返国大攻读博士学位,尽管已是新加坡理工大学的讲师,她希望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教导学生。

延伸阅读

国大空出周三下午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国大空出周三下午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在攻读博士期间,她面对父母接连生病的挑战,需要经常往返学校和医院,随后在导师的支持下,让她坚持完成学业。“在准备博士论文时,虽然非常辛苦,但导师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理清思路,提供建议,让我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员。”

国大将于7月11日至21日举行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苏玉珊将获得博士学位,另一名毕业生许维凌(25岁)则将获得学士学位。

眼皮底长瘤使视力恶化 仍不言弃坚持学习

许维凌在大学期间遭遇了健康问题的人生低谷,然而她并未放弃,而是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战胜病魔。

2021年,许维凌在国大商学院念大二时,突然出现视觉模糊和眼睛发痒的情况。起初她以为是眼部感染,预计会自行痊愈。尽管她去看过医生,但并未发现异常。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她的视力持续恶化,使用矫正镜片和药物等也无济于事。

“我的眼睛会刺痛,还会头痛。这些疼痛和不适不仅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业,也导致我无法进行各种运动项目。”

后来许维凌被诊断出眼皮底下长了淋巴瘤。她在接受六个月放射治疗期间,尽管疲劳和钙水平降低,仍然坚持上课并在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下顺利完成课业。期间她还因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双脚骨折,需要六个星期依靠轮椅出行。

战胜病魔后,许维凌对人生也有所感悟。她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关注身体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生病了要积极治疗。

“不管是学习或工作都要合理安排时间。压力可能是导致癌症的主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保持乐观,听从医生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