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密切,但本质复杂敏感的关系。两国政府必须清楚潜在困难和隐患,同时意识到克服问题、共同合作所能带来的巨大回报,以整体关系为出发点,朝安全和明智的方向迈进。

国务资政李显龙星期天(7月21日)在访问马来西亚期间,出席吉隆坡商业俱乐部晚宴。他在晚宴上致辞时说,新马两国及人民要持续进步与繁荣下去,必须维持现有的双赢、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新马明年庆祝建交60周年

新马明年庆祝建交60周年。李资政指出,两国无论是所取得的具体成果还是整体状态良好的关系,都非常珍贵且来之不易,绝不能视为理所当然。实际上,新马拥有亲密但本质复杂的关系。

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国从合并到分家的形成之路。他说,这对于年长的新加坡人和马国人来说是深刻难忘的经历,虽然这种强烈的情绪随时间逐渐消逝,但使两国关系复杂的根本问题仍未消失。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对比鲜明:虽然都是多元种族社会,却是彼此的倒像——新加坡以华人居多,马来族等其他种族为少数;马来西亚则以马来人占多数,华族等其他种族为少数。

延伸阅读

与安华共进午餐吃榴梿 李资政欣慰新马强化关系
与安华共进午餐吃榴梿 李资政欣慰新马强化关系
李资政:盼新马关系进入更好的新阶段
李资政:盼新马关系进入更好的新阶段

有信心新马如白礁问题般达成共识

他说,两国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建设社会,因此即使一方做出自己社会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可能轻易引起对方的反应或误解,偶尔会产生误会和不满。

此外,新马面对水供、领空管理和海域划界等棘手和本质敏感的问题,即使不断进行讨论和取得进展,两国也无法轻易找到双赢方案。

李资政说,这些问题需要努力和认真的讨论,以找出持久可行的方法,照顾彼此的重要利益。“这些讨论一般在幕后默默进行,预计需要一些时间达成结论。”

他有信心,如同白礁主权和马来亚铁道公司土地问题,双方仍可能找出有建设性的方法一起取得进展。

李资政指出,如果现在还不是时候突破,两国政府会继续尽力控制局面,避免影响更广泛的合作。“我们不能让问题不经意地被政治化和夸大或毒害整体关系,使困难加大,对双方造成严重损害。”

由于地理距离接近和拥有共同历史,新马之间的较量无可避免。他说,尽管针对足球或食物等的争论可以为双方关系增添活力、激励彼此互相赶超,但必须确保情绪不会失控。

李资政说,两国都知道双方除了共同合作别无他法,如果一直给对方找麻烦,将失去许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放眼未来,新马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加强关系,紧密合作抓住新机遇。以再生能源为例,我国乐于向砂拉越购买当地有意出口的水力;马来西亚半岛若有绿色能源,新加坡也乐意受邀购买。

当今世界日益动荡,欧洲和中东出现的冲突,以及中美的大国之争等,影响的不只是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还有区域安全。这些发展使得小国更难确保自身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

李资政强调,亚细安国家合作加强地区稳定和一体化,以应对区域挑战,是至关重要的。新马都坚定支持亚细安,我国也会全力支持明年担任亚细安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

即使无法在每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两国最高领导人总体上都能着眼大局并取得良好进展,李资政对此表示欣慰。他有信心我国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会与马国首相兼财长安华一起合作推动伙伴关系。作为国务资政,他也会尽己所能协助两国进一步强化和建立新关系。

首次以国务资政身份访马 圆桌会议探讨双边合作

李资政星期一结束为期四天的马国访问,这是他首次以国务资政身份出访,出席马国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的登基典礼。

李显龙资政(右三)与夫人何晶(左二),连同我国人力部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左四)以及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右五),与多名马国部长举行圆桌会议,包括马国卫生部长祖基菲里阿末(左一)、交通部长陆兆福(左三)、经济部长拉菲兹(右四)和负责法律及体制改革的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右二)等。(新加坡总理公署提供)
李显龙资政(右三)与夫人何晶(左二),连同我国人力部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左四)以及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右五),与多名马国部长举行圆桌会议,包括马国卫生部长祖基菲里阿末(左一)、交通部长陆兆福(左三)、经济部长拉菲兹(右四)和负责法律及体制改革的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右二)等。(新加坡总理公署提供)

李资政也在脸书发文指,他在行程的最后一天与马国交通部长陆兆福、经济部长拉菲兹、负责法律及体制改革的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以及卫生部长祖基菲里阿末举行圆桌会议,讨论跨领域合作的机会,以及加强双边关系的重要。

李资政也会见了马国国会反对党领袖韩沙再努丁及其他反对党领导者,针对区域和全球事务进行坦率的讨论。

李显龙资政(黄衣)星期一与坐在他右边的马国国会反对党领袖韩沙再努丁,及其他反对党领导者共进早餐。 (新加坡总理公署提供)
李显龙资政(黄衣)星期一与坐在他右边的马国国会反对党领袖韩沙再努丁,及其他反对党领导者共进早餐。 (新加坡总理公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