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接受学前教育和保持规律的出席率,对幼儿的学习意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地研究发现,让孩子从18个月开始定期上幼儿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表现。
职总优儿学府(NTUC First Campus)和国立教育学院去年2月至11月,对职总优儿学府旗下17家幼乐园(My First Skool)展开研究,通过录像和现场观察764名两岁、四岁和六岁的学前幼儿,了解他们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师生互动质量。
根据两家机构星期二(7月30日)联合发表的研究结果,出生约18个月就入学的幼儿,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其他稍晚入学的同龄幼儿更强。
此外,出席率与整体学习表现也有明显关联。出席率达到61%(即每周至少三天以上)的孩子中,有38%在语言、读写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出席率较低的孩子中,只有20%被评为优于平均水平。
家长李敬伟(36岁,科技公司经理)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他的孩子14个月大时就入读住家附近的幼乐园。
李敬伟的孩子今年三岁。根据教师反馈,李敬伟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融洽,并积极参与课程和活动。“他以前比较内向慢热,我们发现他入学后变得更开放活泼,还开始用一些我们从没教过的词汇。”
良好学习环境与学习体验 和师生互动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孩子的学习体验和师生互动密切相关。例如,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幼乐园学习角落(Learning Corner)里,孩子通过自行探索或与同伴互动,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
相比其他学习活动,教师在学习角落进行活动和引导时,也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回应,这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职总优儿学府儿童发展部总监苏秀云(49岁)受访时说,将根据研究成果,调整属下学前教育中心的教学方法,并持续优化学习角落的设计。“我们也希望将研究成果与其他业者或相关领域分享,而不只是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受惠。”
职总优儿学府目前在全岛有159家幼乐园,学生人数约有2万7000人。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受邀出席研究成果发布会,并参观位于新榜鹅路6号的幼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