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加冷黄埔,仅剩47年屋契的三房排屋式组屋7月以156万8000元出售,打破同类型组屋售价纪录。受访分析师指这类组屋炙手可热有四大原因,但也提醒潜在买家房产价值只会一路下跌。

《新明日报》报道,本月份全岛成交的百万组屋中,价格第二高的是位于黄埔一带惹兰马摩(Jalan Ma’mor)第53座的罕见三房式排屋组屋。

数据显示,虽然该单位屋契仅剩47年,但是面积有366.7平方米,是普通三房式组屋的五倍大。《新明日报》记者星期二(7月30日)上午走访了解,单位地处角头毗邻马路,是该八个单位中面积最大的。

邻居房先生(54岁)受访说,每个单位内部的实用面积相同,都是947平方英尺(88平方米),换句话说,上述角头单位的庭院相当宽敞,占地足足近280多平方米。他透露,卖家是第一任屋主,将排屋式组屋卖出后搬到附近的普通组屋居住。

99.co首席数据官哈金(Luqman Hakim)说,大多数排屋式组屋的剩余屋契少于50年,最“新”的也只剩约50年。不过,它们比相似屋龄的一般组屋要更加炙手可热。

延伸阅读

市场偏好更大居住空间 义顺多代同堂单位120万元转手
市场偏好更大居住空间 义顺多代同堂单位120万元转手
武吉知马一双层公寓式组屋单位以136万元转售
武吉知马一双层公寓式组屋单位以136万元转售

哈金指出,排屋式组屋只有在加冷黄埔和女皇镇史德林路(Stirling Road)这两个地段,位置靠近市区。此外,买家可以体验住在排屋但花费却比有地私宅少得多。

合登集团(Huttons)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则说,“绝版”的排屋式组屋数量稀少,在转售市场上的更是有限,因此物以稀为贵。“角头单位的庭院更大,可以用来举办大型聚会。”

但分析师提醒潜在买家,随着屋龄增加,房产价值或会一直走下坡,也不一定会被选入整体重建计划(SERS)拿到替代组屋。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4年7月31日的《新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