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不是龙,却是小朋友的健康小英雄!
在《小小拇指》儿歌创作表演比赛节目《火龙果》中,三名幼儿园小朋友变身火龙果“超人”,向现场观众演绎了超级水果——火龙果的益处。
来自义顺中第671座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Sparkletots幼儿园师生的作品《火龙果》,凭借出色的原创儿歌歌词,以及生动的现场表演,赢得今年《小小拇指》儿歌比赛冠军。
在轮到该组的表演环节时,参赛小朋友以开场一个跟斗成功吸引评审和观众的眼球,再以活泼的表演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创作这首儿歌的幼教教师于萍希望将中华文化融入儿歌当中,除了能让小朋友学习华文,也能让他们认识自己的文化。于萍(45岁)说:“歌曲一部分运用了中国风的配乐,也准备了舞龙道具,让小朋友能更好地体会华族文化。”
共475份参赛作品 历来最多
星期六(8月3日)举办的 《小小拇指》儿歌表演比赛今年迈入第九个年头,以“健康生活”、“假期真好玩”和“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为主题。今年共有475份参赛作品,是历来最多的一年。今年也延续去年的赛制,分初赛和决赛,最终由评审选取14份作品进入决赛。
职总优儿学府母语课程总监林美莲博士是本次评审之一。她在讲评第一名作品《火龙果》时说:“火龙果这种水果是学前教育比较少提及的内容,儿歌题材很新颖,小朋友穿的火龙果服装也很有创意。”
获得第二名的是宏茂桥5道第601座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的作品《蹦蹦床》。创作教师甘春彦(50岁)说,通过平日互动观察,她发现孩子喜欢跳蹦床,“所以结合孩子喜欢的活动,配合丰富的想象力,把蹦床和棉花糖带到台上”。
义顺中第671座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学前教育中心师生表演的《馋嘴猫和多嘴宝》,获得第三名。
为了肯定更多出色的儿歌创作,比赛也颁发两个特别表扬奖给由布莱德岭第246座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学前教育中心表演的《生气歌》,以及义顺6道第383座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带来的《蔬果拼盘》。
评审:题材新颖 创造力丰富
新社科大学学前华文教育学士课程,以及学前方向教育专业硕士课程主任陈如意副教授,给今年的儿歌比赛非常高的评价。也是比赛评审的她说:“这次儿歌的创造力更丰富,作品的水平也比以往更高。今年的参赛者都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开展他们的表演,例如以对话、结合人工智能等的形式开头,题材也非常新颖和多元化。”
林美莲也十分满意今年的儿歌比赛表现,认为今年的比赛作品突破了往年。她说:“儿歌比赛不只是单纯为师生而设的比赛,我很高兴今年看见一些作品把家长也带进来了,让我们看到孩子与父母在家中的生活,家庭在鼓励孩子从小爱上华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小拇指》是新报业媒体属下的学生刊物之一,面向幼稚园学生。这份刊物获得李光耀双语基金支持,免费分发给3万多名幼稚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
为让更多人观赏今年的精彩儿歌表演,本届儿歌比赛表演视频将在8月底上载至拇指家族脸书专页,以及《小小拇指》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