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热爱华语和华文文化的李心颖在北京大学修读本科学位期间,感受到中国在电商消费和无现金支付的便利,她将继续在北大深造,希望日后可以利用双语双文化的优势,帮助本地年长者提升数码技能。

刚刚从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的李心颖(23岁),是今年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的新加坡数码奖学金得主之一(IMDA SG Digital Scholarship),她将继续在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受冠病疫情影响,李心颖大学四年只有约一年的课程是在线下上课,尽管如此,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网购、外卖等领域的便利,以及新媒体的发展。

她说:“不只是中文的学习,我还想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中国的新媒体运营很发达,我想继续读书学习这些媒体科技在日常中的运营。相比之下,中国的年长者会常使用微信、支付宝,但是在新加坡很多年长者不大愿意接触这些科技的知识,怕受骗。我希望以后可以利用所学帮助乐龄人士提升数码技能。”

星期三(8月14日)下午,数码发展及新闻部联同网络安全局、政府科技局、资媒局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共颁发84份奖学金。这是通讯及新闻部更名为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后,首次颁发该奖学金。

杨莉明:使我国在全球数码经济中保有竞争力

主管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及网络安全事务的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致辞中说,过去五年里,当局已经颁发约480份奖学金,政府将继续为年轻有为的新加坡人提供奖学金,让他们能够继续深造,不仅能够服务社会,也将增加本地的人才储备,使新加坡在全球数码经济中保有竞争力。

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拉哈尤也一同出席了活动。

这项奖学金旨在培养技术、媒体、图书馆和档案服务以及通信领域的人才,奖学金分为本科生奖学金、数码发展及新闻部研究生奖学金,以及资媒局新加坡数码奖学金三个部分。

资媒局新加坡数码奖学金今年共颁发68份奖学金。这是资媒局三年内投资2000万元以增加人工智能相关的奖学金和海外实习机会的项目之一,也将有助于实现新加坡人工智能战略2.0的目标,以及把人工智能人员增加两倍至1万5000人。

自幼对科幻小说、机器人感兴趣的姚逸恒(27岁,程序员)是该奖学金得主之一,他将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理学院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课程。他说,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的教学不止从工程角度出发,也从社会学等多方面开展跨学科的讨论。他希望日后能在这一领域深耕,并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安全、道德和公平发展领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