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政府须重新思考对艺术空间的规划,以满足艺术家与艺术工作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包括与艺术群体合作,翻新现有的艺术空间,并探索创造全新空间的各种可能。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二(8月20日)晚上出席第41届艺术赞助奖颁奖礼致辞时,感谢获奖者的艺术赞助,并指出政府正致力于协助艺术团体建立新的观众群,也须重新思考艺术空间的规划和管理,以应对艺术工作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他以电力站的旧址,亚美尼亚街45号建筑的重新发展为例,说明政府如何在听取艺术社群的意见后,在翻新的同时保留这个空间的精神。当局最近也为甘榜爪哇殖民时代五栋双层排屋招租,准备打造沙盒空间供实验性艺术创作。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增加艺术空间的数量和种类,以满足新一代艺术家多样化的需求”。
唐振辉也指出,艺术团体在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租金是否合理、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方便与其他艺术家联系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也需与可持续运营模式等生态系统层面的考量取得平衡。
“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方法,包括探索公共部门、私人领域和民间团体如何合作,以进一步推动新加坡的艺术和文化发展。”
国家艺术理事会理事长刘荣忠受访时指出,可通过多样化的捐赠形式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来解决空间需求的问题。
他说:“我们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促进捐赠循环,创造有意义的社区参与,并为艺术展示开辟更多空间和机会。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提升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可持续的艺术生态系统。”
去年艺术捐赠和赞助 逾5020万元三年来最高
第41届艺术赞助奖颁奖礼在乌节泛太平洋酒店举行。艺理会表彰了去年为艺术做出捐赠和赞助的506名获奖者,其中包括389名个人和117个机构,创下自1983年设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2023年,他们为推动本地艺术生态系统贡献了超过5020万元,创下三年来的新高。其中,现金捐赠显著增加,比前年增长了36%,达到了3480万元。
长期赞助艺术的大华银行再次获颁级别最高的“艺术赞助荣誉奖”(机构)(Distinguished Patron of the Arts Award),以表彰它为新加坡艺术捐赠560万元。这是去年企业做出的最高现金捐赠,也是该银行第22次获得艺术赞助荣誉奖。
另有李棕基金执行主席兼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棕(Stephen Riady)和面包物语创办人郭明忠,他们捐出至少10万元而获颁“艺术赞助荣誉奖”(个人)。
水墨画家洪祝安(67岁)向国家美术馆捐赠22幅画作,获得个人“艺术赞助荣誉奖”。
他受访时说:“我在新加坡生活了30多年,一直希望回馈社会。获得这个奖项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我捐赠时并没有期待得到这样的认可。新加坡的艺术环境非常好,有很多展览的机会。此外,这里还有许多我作品的收藏家,他们的支持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