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六月份来到圣淘沙的海滩上,你会注意到原本蓝绿色的海水被一大片黑色油污覆盖。

以往散发着清新咸味的海风,此时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油垢味。平日诱人的海水变得油腻腻、脏兮兮。

原来,有一艘受损的油船泄漏了400公吨低硫燃油,这不仅影响到圣淘沙,还波及东海岸公园、拉柏多自然保护区和南部岛屿。

截至6月30日,当局已收集1200多公吨的浸油沙,而海滩上的多数浮油已清除完毕。当局指示受影响的各方对船主提出索赔。

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遭遇漏油事件。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一艘在马来西亚水域受损的化学品油船漏油,油污流入新加坡水域。

这导致当时的新加坡港务局与油船船主之间的法律纠纷,争论船主应对130万元的污染清理费用负多少责任。

最终,新加坡港务局胜诉,法院裁定船主在支付费用上无权享有赔偿限制。

高庭法官菲立·惹耶勒南引用这一例子说明,我国“环境法治”的运作是通过“一致且合乎逻辑地执行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并明确理解这些法律背后的环境目的”来实现的。

他是在新加坡法院举办的第六场“与社区对话”系列活动上,做出以上讲话。该场活动于7月26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他也是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主席。

参与第六场“与社区对话”活动小组讨论的成员,探讨法院在支持我国环保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图/新加坡法院提供)
参与第六场“与社区对话”活动小组讨论的成员,探讨法院在支持我国环保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图/新加坡法院提供)

在题为《推进环境法治——社区的角色与责任》的开幕演讲中,菲立·惹耶勒南法官指出,新加坡的愿景是成为一个“亲自然花园里的城市”(Biophilic City in a Garden),并强调思维转变影响了新加坡法院对环境法和气候变化诉讼的处理方式。

他说:“我们对后代、其他生物以及整个地球的环境福祉负有责任。新加坡的气候政策源于对环境的全球共识,那就是人类不是环境的主宰,而是管理者。”

捍卫问责制

尽管如此,解决环境问题——诸如如何减少碳排放——需要在平衡利益相关者需求和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之间取得平衡。例如,一个地区应该优先考虑动物保护还是清洁能源的生产?

菲立·惹耶勒南法官表示,对这些社会因素的权衡做出决定,并不是法院的“自然”角色,最好由政策制定者来决定。

他指出,新加坡只有在准备好实施法律以履行承诺时,才会签署国际条约。法院之后可以协助执行这些规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名誉教授黎连卿在活动上的演讲和小组讨论中补充说,环境立法与良好治理密不可分。他说:“(立法)通过一项法律并非万灵丹,它必须与建立环境基础设施相结合来实施……所有这些都需要资金和良好的规划。”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太环境法律中心院长林淑文副教授表示,首先,我国在《巴黎协定》下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将需要一系列政策和工具来实现。

《巴黎协定》是一项国际条约,旨在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实现净零排放是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等同于从大气层中去除的温室气体。

为了履行净零排放的义务,新加坡正通过推行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来减少使用量和增加回收,通往可持续的未来。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环境政策司高级司长辜敏毅表示,新加坡在这方面的努力包括在超市收取5分钱的塑料袋费用、即将推出的瓶装和罐装饮料的1角钱退费制,以及探索对组屋区蓝色回收箱的潜在改进。

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气候科学研究计划办公室主管庄伟萍补充说,为确保国家的净零进程不偏离方向,政府正在运用超级计算技术以更好地预测降雨量、气温和海平面。这提供了更严格的气候归因科学(climate attribution science),有助于更准确地衡量人们对环境的影响。

菲立·惹耶勒南法官也强调,环境政策需要艰难的权衡,引领和制定这类政策的是政府的立法(国会)和行政(由总理领导的内阁部长和官员)部门。

他表示,总的来说,培养城市国家与绿色空间的融合,将需要“在行为上做出艰难的调整,以接纳和适应野生动物”。

“在这个高度城市化的环境中,我们很容易认为我们与自然的互动应该受到调控和控制,来满足高度集中人口的需求。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社会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我们是管理者,而不是剥削者。我们必须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修复了的世界和环境。”

“我们对后代、其他生物以及整个地球的环境福祉负有责任。新加坡的气候政策源于对环境的全球共识,那就是人类不是环境的主宰,而是管理者。”——高庭法官兼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主席菲立·惹耶勒南

法院和3C

新加坡法院透过法律和法治,提倡保护、企业责任和循环经济来保护环境。

保护(Conservation)

  • 濒危物种(进口与出口)法令管制野生动物贸易,以防止偷猎和动物与植物走私,特别是考虑到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2022年对该法令的修订提高了最高刑期和罚款。

  • 野生动物法令(Wildlife Act)规定杀害、捕捉、获取或饲养野生动物是非法的,2020年的修订对违法行为施加了监禁处罚,并将最高罚款从1000元提高到5万元。

  • 新加坡计划到2040年完全过渡到使用电动车。为推动这一过渡,新加坡推出了多个计划,例如在商用车减排税务计划下对污染车辆征收附加费,以及对清洁车辆提供回扣。

企业责任(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上市公司必须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说明气候变化对公司运营或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尤其是金融、农业、能源、建筑和运输行业的公司。

  • 新加坡广告守则要求公司在电视广告中清楚解释和提供有关本身环保主张的有力证据。根据消费者公平交易法令,消费者可对公司的“不公平行为”提出起诉,这可能包括该公司产品和服务与生态友好误导性的陈述。

  • 根据环境保护与管理法令,制造或进口电子产品的公司必须确保产品中仅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质,如镉、汞或铅。

  • 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约国,新加坡已禁止某些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积累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和发展问题。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 资源可持续发展法令要求生产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灯具的公司收集和处理本身的电子废物。

  • 从2024年起,产生大量厨余的工业和商业建筑,如酒店和购物中心,必须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本系列由新加坡法院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