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本地的电子垃圾回收量增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如何回收、到哪里回收这类垃圾。为方便公众,有业者推出新服务,让人们把电子垃圾投入住家附近的包裹自提柜,省时省力。
根据官方统计,新加坡每年产生约6万公吨电子垃圾。有回收业者说,本地电子垃圾量正逐年增加。以KGS公司为例,去年收集约101公吨的电子垃圾,比前年的约14公吨多出六倍。今年首七个月的收集量,已将近104.4公吨,相当于七辆双层巴士的重量,并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收集量。
截至今年8月5日,本地共有177家持照的电子垃圾回收业者,比去年7月10日的163家,增加了14家。
KGS在全岛设有117个电子垃圾收集站。KGS联合创办人马克西(T Max)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人们可能不清楚电子垃圾收集站的具体位置,即使知道,也可能因为距离远而不愿亲自跑一趟,响应回收号召。
公司于是推出新方案,公众从9月1日起,可上网免费索取用于装电子垃圾的邮袋。把电子垃圾装进邮袋密封后,可放入靠近住家的百宝柜(Pick Network)自提柜,由KGS回收处理。百宝柜官网显示,全岛有1000个自提柜,设在组屋区、民众俱乐部和联络所以及交通枢纽。
KGS也正与西部两个市镇理事会接洽,为指定市镇的每个住家分发一个邮袋。马克西说:“一些人把电子垃圾投入收集站后,可能担心数据泄露的问题,这个计划也有助提高数据安全。”
另一家回收业者Sustainable Asset Management Solutions(简称SAMS),2018年推出电子垃圾回收计划,去年收集的电子垃圾量达1210公吨,比前年的850公吨多逾四成。
SAMS市场总监朱美芳说:“人们想要跟上最新的科技发展,习惯每两三年更换电子产品,电子垃圾量相信会继续增加。”
丰城第三座回收楼预计2026年第一季竣工
丰城(Gain City)主要回收电视、洗衣机、烘干机、冰箱和冷气机等大型电子垃圾。丰城电子垃圾高级经理傅振强说,过去三年收集的电子垃圾量逐年增加,但他没有透露具体增幅。
为提升回收能力,丰城在淡滨尼工业区建设第三座回收楼,预计2026年第一季竣工。目前,丰城已有两座回收楼,分别位于双溪加株和宏茂桥。
另一业者Metalo International则与蚬壳公司(Shell)合作,2019年推出电子垃圾回收计划,设立的收集站从原本的11个,增至23个。
Metalo的业务发展经理程琻豪说,电子垃圾量持续上升。从2019年到2023年底,计划已收集约60.7公吨的电子垃圾。他未透露逐年增长的具体幅度,但2019年的全年收集量仅约1.5公吨。
我国2021年7月起实施制造商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制度,规定电子产品制造及进口商必须妥善回收与处置电子垃圾。政府早前委任欧绿保负责回收和再循环制造商所售出的受管制电子产品。
制造商延伸责任制生效的第一年,欧绿保收集了5700公吨的电子垃圾,这个数量到了第二年增加7%,达6100公吨。针对第三年的电子垃圾收集量,欧绿保告诉记者,将于10月配合国际电子垃圾日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