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部的甘巴士道高架桥底下玩乐和欣赏艺术装置,再骑行经过绿意盎然的宏茂桥,之后到邻近甘榜格南的奥菲亚路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南北交通廊道地面街道的初步设计概念出炉,全长约20公里的廊道,以社区工业、生态、养生和文化遗产四个主题划分,从北到南为不同群体打造独特的出行体验。

接下来,公众有机会参与相关活动,协助发展和优化总蓝图的概念。

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二(8月27日)发文告宣布,委任总部设在丹麦的国际建筑事务所Henning Larsen与其伙伴,为南北交通廊道(North-South Corridor)地面街道的总蓝图顾问。

南北交通廊道全长21.5公里,穿越三巴旺、义顺、宏茂桥、大巴窑、诺维娜和梧槽等地区,衔接我国北部与市中心。

廊道预计从2027年起分阶段开放,到时大部分现有陆路交通将导向8.8公里的高架桥和12.3公里的隧道,腾出约3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空间。这些空间经过重新设计后,将更注重行人、脚踏车骑士、公共交通使用者和社区居民的需求。

延伸阅读

配合南北交通廊道工程 宏茂桥5道和6道交界处设临时交通圈
配合南北交通廊道工程 宏茂桥5道和6道交界处设临时交通圈
南北交通廊道建造工程延期超过一年 50%以上公路隧道地基已建好
南北交通廊道建造工程延期超过一年 50%以上公路隧道地基已建好

陆交局去年邀请顾问公司就发展地面街道的总蓝图提案,吸引26个本地和国际设计团队参与。三组入围后,须制定初步概念总蓝图,包括指定市区附近和住宅区地段的设计方案,同时融入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在早前讨论活动中提出的初步构想。

提案由10人设计顾问小组评估,成员来自陆交局、国家公园局、市区重建局等政府机构,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国浩房地产集团和骑车安全小组等机构和团体。

最终获选的Henning Larsen将南北交通廊道分为四个各有特点的地段——六公里的社区工业(Community-Industrial)段、七公里的生态环(Ecological Loop)、五公里的养生走廊(People’s Wellness Corridor),以及3.5公里的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段。

一个初步构想是在梧槽干拿路、双溪路和惹兰勿刹交界处打造公共空间,连接小印度、甘榜格南和滑铁卢街三个文化区,以及拉萨尔艺术学院、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等学府。

根据初步构想,梧槽干拿路、双溪路和惹兰勿刹交界处可打造公共空间,连接小印度、甘榜格南和滑铁卢街三个文化区。(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根据初步构想,梧槽干拿路、双溪路和惹兰勿刹交界处可打造公共空间,连接小印度、甘榜格南和滑铁卢街三个文化区。(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奥菲亚路邻近甘榜格南的部分路段,也可改造为供景观设计和举办活动的人行道,除了可展示本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还能提升步行和骑行体验。

奥菲亚路部分路段或改造成活动区,连接甘榜格南和武吉士。(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奥菲亚路部分路段或改造成活动区,连接甘榜格南和武吉士。(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另一个构想是在宏茂桥开辟绿意葱茏的公共空间,有脚踏车道、专用步道和游乐场,衔接南北交通廊道和碧山—宏茂桥公园等邻里和目的地。位于甘巴士道(Gambas Avenue)的高架桥下,则可规划为包括游乐场和艺术装置在内的休闲活动空间。

甘巴士道高架桥底下的空间,可改造为骑行、休息、玩乐和展示艺术装置的休闲活动空间。(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甘巴士道高架桥底下的空间,可改造为骑行、休息、玩乐和展示艺术装置的休闲活动空间。(Henning Larsen提供构想图)

陆交局说,Henning Larsen的提案为总蓝图提供初步概念,顾问团队会继续与陆交局和其他相关机构合作,通过一系列活动征求社区、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意见,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发展这些概念。

有意参与总蓝图工作坊和活动的公众,可通过go.gov.sg/nsc-survey-2024表达意愿。

除了社区需求和期望,总蓝图还会考虑到更广泛的发展计划、周围地区的交通衔接,以及相关地段的规划等。总蓝图预计2026年完成,2027年开始分阶段进行地面街道的改造。

Henning Larsen新加坡市场总监黄克宝说,他们不仅是在重新设计地面街道,也是在打造充满生命和活力的空间,成为未来出行和城市生活的蓝图。“我们将与社区携手,建设一条能跟新加坡一起成长和进化的廊道。这样,我们的城市就能一代接一代地保持坚韧、包容和充满活力。”

领导10人设计顾问小组的陆交局局长黄南说,南北交通廊道将把平常的街道改造成新加坡的一个亮点,并为不同社区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