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般年长者的照护者,失智症患者的看护者面临更大挑战,不仅须承受更多看护负担,面对的心理压力也更重。
心理卫生学院星期三(8月28日)发布的年长者身心健康(Well-Being of the Singapore Elderly,简称WiSE)研究结果指出,约88%的年长失智症患者需要看护方面的援助,但在没有失智症的年长者中,只有15.6%有这方面的需求。
此外,62.3%的失智症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看护援助,而非失智症患者中,仅有5.1%需要同等程度的护理。
失智症患者的看护者因此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看护负担,也会面对相对更大的心理压力。
调查显示,37%的失智症患者看护者表示自己承受看护负担,而在非失智症患者的看护者中,只有18.2%表示面对这方面的负担。
11.9%的失智症患者看护者也表示感受到心理压力,高过非失智症患者看护者的6.5%。
44岁公务员林丽仪的父亲约五年前患上失智症。因为她和哥哥都没有与父母同住,71岁的母亲是父亲唯一的看护者。
虽然林丽仪没有直接承担照顾父亲的日常责任,但她深知母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令她感到十分痛心。
她说,母亲须时刻注意父亲的安全,同时还要兼顾家务和其他琐事。“母亲总是担心父亲会开门外出或开窗,或者做出危险举动,导致她彻夜难眠,精神压力非常大。”
发现母亲有抑郁症状 幸得社工帮助
约两年前,林丽仪发现母亲开始出现抑郁症状,甚至有轻生念头,幸好之后得到社工的帮助,让母亲能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为让父亲得到更全面的专业照顾,林丽仪一家人决定在7月安排父亲住入疗养院,这样一来母亲也能比较放心。
即便如此,林丽仪说,母亲还是会觉得难受,也对这个决定感到矛盾和愧疚。
但对林丽仪而言,这个决定是减轻母亲重担的一个方法。“老实说,我也比较放心,因为不须要再担心半夜会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爸爸跌倒或有其他突发状况。在疗养院,我知道一旦发生什么事,就会立刻有人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WiSE研究结果也指出,学历低、离过婚或与伴侣分居的年长者患抑郁症的可能更高。
离异或分居的年长者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有伴侣者高出3.6倍;而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长者相比,未完成小学教育的年长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则高出4.2倍。
整体而言,本地年长者2023年的抑郁症患病率为4.4%,比起10年前的3.7%,略微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