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脚妇幼医院迎接成立100周年,院方打开了1997年医院搬迁时埋下的时间囊,向百年来做出贡献的各代人致敬。

这个时间囊装着过去的重要医疗设备和医院文件,每件都承载着历史和故事,也蕴含着医疗人员的记忆。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星期六(8月31日)在医院百年庆暨时间囊揭幕仪式上,亲手取出了其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那是竹脚医院在1966年共接生3万9835个婴儿后,获得了“单一产科设施一年内接生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

竹脚医院始建于1858年,1924年转型为免费妇产科医院;1952年,它成立了本地第一所助产学校;1997年,它从翰莎路(Hampshire Road)迁移到距离不远的武吉知马路,时间囊便是在当时埋入于新址的瀑布花园里,共装进49个物件。

普杰立:时间囊开启 回顾历程并提醒须继续努力提升医疗水平

普杰立在仪式上说,竹脚医院见证的国民诞生比本地任何医院都多;直至今天,本地每年大约三分之一的新生儿仍由这家医院接生,它对于改善我国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传承。

“时间囊开启了,让我们回顾过去并庆贺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同时提醒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不懈,提升对大众的医疗服务水平。”

延伸阅读

竹脚医院时间囊 打开85岁阿嫲护理岁月记忆
竹脚医院时间囊 打开85岁阿嫲护理岁月记忆
竹脚妇幼医院重要里程碑 百年迎来第160万个新生儿
竹脚妇幼医院重要里程碑 百年迎来第160万个新生儿

囊中物件包括了1990年加入医院担任护理主任李玉兰的姓名牌子与名片,她受邀出席见证自己当年的物件重归凡尘。

如今85岁的李玉兰回忆说:“我从1989年来到竹脚医院时,每天都忙得停不下来,因为产妇太多了,经常忙到连手套都来不及戴上,就要赶去接生。

“由于护士资源不足,所以我们每年都得去中国和印度招募护士。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以前我们在产妇出院后的前三天,会上门去提供产后护理和教育,教导新手妈妈怎么照顾宝宝,不然她们会很害怕。”

今年8月22日,竹脚医院迎来了100年来接生的第160万个新生儿。不过,医院的妇产科系主席陈学琨教授指出,本地妇产科如今也面对着我国生育率低的挑战,而且有更多妇女因生育年龄推迟而出现代谢性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

“这里是本地妇产领域的高级医疗机构,因此所有复杂的妊娠情况如产前出血、早产都会转介到这里。我们如今已有很完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且还在持续发展有关妇幼健康的其他领域。”

普杰立也表扬了竹脚医院的产前心理健康计划(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Antenatal Management,简称PRAM)。“产前心理健康计划为孕妇提供产前抑郁筛查,旨在维护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的心理健康。迄今,这项计划已惠及2500多名孕妇,确保孕产妇的健康,并优化孩子未来的发育。”

医院最近推出了“KKH@Home”计划,通过远程看诊和家庭探访,为原需住院但临床稳定的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患者可以使用可穿戴设备,在家中舒适地康复,医院团队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需要时回应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