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安会馆将举办第二届南安文化节,涵盖历史文化、书画艺术、美食、慈善公益、娱乐节目之余,更融入虚拟实境和人工智能元素策展,以更新颖的方式推广南安文化。

南安会馆2023年筹办首届南安文化节,一连10天活动精彩纷呈,成为本地文化盛事。2024年,会馆汲取上届经验,再度筹划第二届文化节。本届文化节以“南安文化,世代传承”为主题,从9月13日至22日,每天从早上10时到晚上10时,集齐美食、艺文汇演、文史展览等丰富节目。

节庆活动与公益同行 共享美食感受文化气息

筹办节庆活动也不忘公益事业,南安会馆执行顾问陈奕福说,今年文化节邀请各选区近5000个居民一同参与,包括年长人士和慈善机构的受益人,为每人免费提供20元固本,也安排往返交通。本届南安文化节由南安会馆会长梁佳吉担任工委会主席。他受访时说,以往的慈善公益是走进社区宴请乐龄人士,举办文化节则是请他们前来会馆同欢共乐,不仅享用美食,也感受文化底蕴丰厚的节庆氛围。

梁佳吉提到:“光是美食摊位就有27个,带来80多种美食,欢迎公众前来欣赏。”2023年美食街以“天王咖喱鸡”摊位进行义卖,为善济医社、慈光福利协会和众弘福利协会筹得2万1000元善款,他希望2024年能更上一层楼。负责筹划美食街的企业女性组主任卓清华补充,其中有十几种正宗南安美食,包括特别由中国福建师傅指导烹煮的正宗诗山卤面,或从厦门购入的南安特产,如湖头米粉和面茶。

虚拟实境导览 360度游览凤山寺

历史文化方面,凤山寺在201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卓越奖),是本地唯一获此殊荣的庙宇,值得让更多本地人深入了解。然而,凤山寺地势较高,须拾阶而上。为了方便各年龄层观众了解凤山寺,南安文化节开发了虚拟实境(VR)导览,访客戴上VR眼镜,就能360度全方位观赏这座庙宇,如同走进凤山寺。

延伸阅读

南安会馆出版民间文化学刊 让华人民间文化探究走向民间
南安会馆出版民间文化学刊 让华人民间文化探究走向民间
首届南安文化节办系列精彩活动 弘扬南安传统文化精神
首届南安文化节办系列精彩活动 弘扬南安传统文化精神

南安会馆二楼也策划历史走廊,详尽介绍南安先贤。陈奕福说:“展览希望强调南安人的优良文化和品质,包括热心公益、爱国、讲义气,因此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适逢抗日烈士林谋盛殉难80周年纪念,历史走廊将以他为重点人物,宣扬其忠、孝、仁、义的精神。其他人物包括慈善家李光前,对南安会馆贡献良多的吴鸿业,本地华社领袖黄奕欢,艺术家潘受等。

陈奕福也提到,会馆的长远发展仰赖企业家的支持,展览也简介10个杰出南安企业家,希望为访客带来启发。梁佳吉补充,会馆的社会功能正在转变,希望以此鼓励年轻人来建立商业联系。

访客通过ChatGPT探索南安会馆与凤山寺历史

为了与时俱进,本届南安文化节展览融入人工智能元素,访客可通过ChatGPT了解南安会馆和凤山寺的历史,以及南安先贤的历史事迹。

除此之外,文化节筹办“福建先驱书画展”,展示林子平、潘受、刘抗、锺四宾、施香沱、陈人浩、颜绿、黄火若、吴在炎、黄葆芳、邱菽园、学大、吴得先和许允之14位书画家的约40幅作品,向本地先驱书画家致敬,感念他们对本地艺术界作出贡献。

为期10天的文化节也包含一系列户外娱乐节目,包括少儿才艺汇演,卡拉OK比赛,音乐剧《下南洋》,脱口秀比赛和南安千人谣。2023年推出的大码女神才艺决赛后反应热烈,2024年将再次举办,鼓励更开放多元的审美,为有才艺者提供舞台。9月17日为中秋佳节,文化节也与灯谜协会合作策划中秋晚会。

文教主任许丽雅则提到,第一届南安文化节在李光前堂举办20场讲座,2024年增至30场,从幼儿到年长者,针对不同年龄层策划,涵盖文艺、教育、法律、建筑、健康与民俗等课题。其中包括《世界华人民间文化学刊》创刊号絮论会,艺术分享会,合唱团表演和南方文艺社的文艺晚会。会馆一楼的文化长廊则将每日提供免费艺术手工活动,包括书法,国画,泥塑,茶艺,彩绘和剪纸等。

梁佳吉提到,2023年文化节吸引超过3万人次,希望2024年能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