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行动•对抗骗局系列】
手机响了一下,你发现自己已被拉进一个热闹的WhatsApp聊天群组。这个群组正在推广一项号称几乎没有风险且回报丰厚的投资。其他群聊成员纷纷炫耀他们的“可观回报”,并鼓动你加入。
对一些人来说,这些可能是明显的危险信号。然而,仍然有许多人掉入了陷阱。
新加坡警察部队的数据显示,投资骗局急剧上升。在2024年上半年,这类案件的报案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577起增加到3330起,增加超过一倍。
投资骗局的代价沉重,每起平均损失约4万零80元,仅次于平均损失金额最高的冒充政府官员骗局。在冒充政府官员骗局中,每起损失约11万6534元。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陷入投资骗局,而且损失如此惨重?
警方行动局反诈骗公众教育局助理局长罗茜·安·麦金泰尔(Rosie Ann Mcintyre)警监,把矛头指向骗子的复杂诈骗手法。
她解释说:“投资骗局尤其是以交友为幌子进行的一类骗局,通常涉及长期的欺骗和社交工程(以建立信任)。”
因此,受害者往往会“进行多次交易,并(最终损失)大量金钱”。
警方指出,新加坡有三种常见的投资诈骗招数:
聊天群组:受害者被拉入Telegram、脸书和WhatsApp等短信平台上的群组或频道,群内推广所谓“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为了使诈骗显得真实,群内其他成员(其实是骗子)会分享截图,谎称他们从投资赚了钱。
交友或“杀猪盘”:骗子通过社交媒体、短信平台或约会应用如Coffee Meets Bagel,联系受害者。他们先建立信任,然后再向受害者推荐虚假投资。受害者通常最初都会收到回报,使得他们相信投资是真实的。当他们无法提取“收益”,并且越陷越深支付更多的“管理费”后,骗局才被揭发,而骗子这时已失联。
网上广告:受害者在浏览网络时,会看到脸书上的广告或文章提到“投资机会”。这些文章和广告往往使用引人注目的标题如“逮捕”或“机密信息的发布”,并佯称本地名人或政治人物推荐这些“投资机会”。
那么,你要如何保护自己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言人建议,“在与任何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人打交道之前,务必进行所有必要的核查。”
金管局呼吁投资者只与受监管的个人和实体打交道,因为这样当局才能够根据条规为投资者提供保护。
发言人补充说:“询问有关实体的信息,包括运营记录和运营人员的背景,并与代表会面。”
投资者可以查阅金管局金融机构目录,以获取经金管局的详尽列表,了解监管的实体及它们获准提供的活动。
发言人说:“如果你买卖不受监管的产品,一旦在你要收回资产时遭遇困难,或遇到不公平或操纵的行为,金管局将无法为你提供帮助。”
危险信号
关于投资骗局的一些警示信号,全国财务教育计划“理财有方”(MoneySense)列举如下:
高回报、低风险或无风险:声称“投资机会”可以保本,同时承诺高回报。
施压手段:利用限时优惠、限时赠品或回扣等方式催促投入资金。
佣金诱惑:投资骗局会利用佣金鼓动现有客户拉拢朋友加入,快速扩大潜在受害者群体。
伪造业绩记录:投资骗局可能会使用所谓“满意客户”的推荐信、声称拥有多年经验、获得多个奖项或巨额投资收益来博取信任。
【本系列由新加坡警察部队呈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