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政府选择支持企业或工人其中一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要同时支持这两方非常不容易。
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全国职工总会的共生关系,让作为执政党的行动党可以同时顾及对工人和企业的支持,打造稳固且互相尊重的劳资政三方协作模式,奠定我国工业和谐与经济成功发展基础,同时成为许多国家想仿效的模式。
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星期二(9月10日)在国会总结平台人员法案二读辩论时,阐述我国劳资政三方协作的特质,并指出攻击行动党与职总之间的共生关系,实际上是在破坏劳资政三方协作模式。
职总与政党共生关系 再度成为朝野交锋点
职总与政党的共生关系,以及行动党议员担任工会领袖的课题,再度成为平台人员法案二读辩论时的朝野交锋焦点。引发辩论的工人党议员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星期一(9日)辩论时提到,行动党与职总的共生关系有可能导致利益冲突,让政治立场凌驾于工人利益之上,削弱工会的代表力度。
许宝琨驳斥说,严燕松提出“我相信工会必须是独立和无党派的 ”,言下之意是指工人党不会与任何工会结盟,也不会与它们形成共生关系。这一来,如果工人党执政,现有的劳资政三方协作模式将成为过去式,“工人党将扼杀劳资政三方协作模式”。
许宝琨说,令人讽刺的是,工人党创办人马绍尔(David Marshall)在创党时,曾提出要创办一个“仅由工会会员组成的政党”的想法。实际上,1957年工人党创办时,20名执行委员会是工会会员,另10名是非工会会员。
严燕松不同意,称自己指的是职总解除与行动党的关系,让工会会员能独立为新加坡工人发声,并强调职总的共生关系,应该是与新加坡人民建立的,而非行动党。
陈国明:严燕松发言让很多工会领袖忿忿不平
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说,严燕松的发言让很多工会领袖忿忿不平,因为他们多年来努力推进许多有利于工人的政策,努力打造互信互重的共生关系。以8月宣布的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为例,是工会领袖多年努力争取、在政府最初不赞成的情况下,最后协商成功。陈国明也是职总副秘书长。
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阿裕尼集选区)则表态说,他不认为共生关系意味着职总在争取工人利益方面会保持中立或不敢发声,但他支持严燕松的立论,认为工人的利益应凌驾于政党利益。
陈诗龙:我国劳资政协作模式是独特的
人力部长陈诗龙说,我国的劳资政协作模式是独特的,三方对所有课题不尽赞成,会在私下激烈辩论和讨论,但各方会通过协商而非对抗的方式,朝新加坡的集体利益努力迈进。他吁请辩论各方从劳资政三方多年来促成的积极成果,来评价职总和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