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要辩论平台人员法案的,结果过去两天,国会对职工运动和政党政治的关系,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

国会星期二(9月10日)继续辩论平台人员法案二读,前一天由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挑起的战火继续延烧,执政党和反对党针对职总和人民行动党关系是否过于密切的辩论继续进行。

回溯历史,其实无论是成立于1954年的人民行动党,还是1957年创党的工人党,创党初期都和工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动党在建党后召开的首个会议,与会者有超过一半是工运人士;工人党的创党中央委员会中,则有20名工运人士,非工运背景的中委仅10人。

1961年人民行动党分裂,原本支持行动党的新加坡职工总会(Singapore Trades Union Congress,简称STUC)也跟着一分为二。支持行动党的12个工会后来组成了今日的全国职工总会,而支持社会主义阵线的82个工会则组织了新加坡职工会联合总会(Singapore Association of Trade Unions,简称SATU)。

工人党的成立,更是与职工运动脱离不了关系。我国独立前,担任首席部长的马绍尔当年创立工人党的核心理念,是想要拥有一个可以保护工人福利、“成员仅限于工会会员”的政党。

延伸阅读

许宝琨:行动党和职总共生关系 打造稳固劳资政协作模式
许宝琨:行动党和职总共生关系 打造稳固劳资政协作模式
英兰妮:政治言论升温不应将平台人员卷入其中
英兰妮:政治言论升温不应将平台人员卷入其中

职工运动和政治的关系并非罕见,如果我们相信政治是为群众发声、争取福祉,而职工不论蓝领白领,是一个社会最广大的人群,政党政治和职工运动在为民众争取利益方面,理念自然是一致的。

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创党之初与工运这种联系,全球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等。

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在总结辩论时,提起工人党的创党历史说,严燕松和工人党“完全不知道工人党是靠着工会起家的”,工人党已不再是一个亲工人的政党。

“严燕松先生的说法,有点像是一名恶毒的前男友,因为他无法与工会维持关系,所以其他人也不行。任何政党和工会之间都不应该有爱。”

针对这一点,国会反对党领袖、工人党议员毕丹星回应说,许宝琨的历史分析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至今距离工人党创党已经超过60年,而无论是对工人党或行动党来说,政治形势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民行动党确实每届大选都会引进工会代表参选,例如国会议长谢健平、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及议员郑德源等,都是工运出身的,执政党也从不回避自己与职总的共生关系。

内政部在今年7月援引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把职总列为“具政治影响力”的机构,恰恰反映了工会与政治和政党的关系。

工人党借着辩论平台人员法案,攻击执政党和工会关系,虽然严燕松发言时一再强调他这么提无关政治,是为了新加坡工人和新加坡争取最好的待遇,行动党人难免要指他炒作政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