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欢庆成立90周年,向“总统挑战”捐赠20万元。尚达曼总统也向居士林回赠亲笔题字的书法“海纳百川”,表扬其大海一样宽广辽阔的胸襟和包容社会的品格。

尚达曼总统星期六(9月14日)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创林90周年庆典上致辞时说:“1934年,当一小群佛教徒创建居士林时,他们的理念很简单,就是要弘扬佛法,传递佛陀的教义、善意和慈悲。” 

多年来,居士林的许多计划服务来自各种背景和信仰的新加坡人。例如,始于二战期间的免费素食餐计划,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粥食,如今已扩展到每天提供三顿免费餐;还有两家居士林中医义诊所以及流动医疗车,为六个邻里社区提供一站式中医服务。

“居士林更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教育基金。自45年前开始,居士林至今一共发放2200万元的助学金,惠及超过4万1000名来自各族裔的小学至高等教育学生。这些助学金以及其他慈善工作反映佛教的信念——个人的福祉最终与所有众生的福祉息息相关。”

与非佛教组织合作 非常契合我国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社会

尚达曼认为,居士林与非佛教的社会和宗教组织的合作也体现跨社区、跨宗教的福祉承诺,非常契合我国的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社会。

延伸阅读

佛教居士林捐赠30公吨大米给回教同胞
佛教居士林捐赠30公吨大米给回教同胞
居士林90周年大庆 延续弘法济世初心
居士林90周年大庆 延续弘法济世初心

例如,居士林每年斋月期间向清真寺捐赠30公吨至35公吨大米。近年来,居士林也支持天主教机构——嘉诺撒儿童与社区服务中心,在中秋节为他们分发素月饼。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陈立发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佛法,居士林也在冠病疫情期间创办妙髻儿童佛学班,每周都在线上和线下授课,经过短短四年办学,孩童数目从最初的25名增至100多名。另外,净土教理班也已经步入第八届,这一届的报名学员达到600多人。

疫情后 年轻一代学佛拜佛人数明显增加

“疫情之后,我们欣喜的看到,年轻一代前来学佛拜佛的人数明显增加,很多孩子的品德进步也感染到家长,现在一家三代同堂、前来吃斋共修的情形也比比皆是。我们也在办《狮城潮音》读书会,邀请各界人士前来分享一些人生阅历,再集结成书。”

为了纪念90年来居士林经历的六次搬迁和扩建,以及历届董事会、委员会成员和前贤们的勤勉耕耘,居士林在一楼入口处设立历史走廊,并为转道老和尚和李俊承居士两位创办人打造铜像,由尚达曼总统携同夫人珍一藤木进行剪彩仪式。

居士林也在大雄宝殿举行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法会,并筹备素宴和一系列精彩表演,约有1000人出席,包括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以及海内外高僧大德和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