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大自然经常都须为国家发展让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我国计划推出新的指导原则,让更多种类的植物能够“搬入”高楼。
市区重建局于2009年推出“打造翠绿都市和空中绿意”计划(Landscaping for Urban Spaces and High-rises,简称LUSH),促进高楼绿化工作,包括鼓励业主善用建筑屋顶和外墙打造绿色空间。
这项计划上一次更新是在2017年。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三(9月18日)为国大城市中心研讨会致辞时透露,市区重建局正在咨询业界人士、学者、研究员和自然组织,为第四版的LUSH计划制定新的指导原则,以增加高楼绿意的生物多样性。更多详情会在较迟时候公布。
“这是我们提升‘大自然里的城市’,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部分工作。我们需要这样的计划,并加以检讨好让它继续符合时宜和保持灵活,帮助我们实现建设绿色城市的目标。”
此外,市建局自去年底开始,就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展开公众咨询。五年检讨一次发展总蓝图,旨在对土地用途和开发密度等细节进行规划,以指引我国未来10年至15年的中期发展。当局将在下个月展示他们的点子和计划。
延伸阅读
打造绿建筑 不能单靠绿植
李智陞:政府会助业者振兴和重新构想商业园
要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中打造宜居的城市,李智陞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新加坡必须持续保持敏捷。政府会持续关注趋势变化,并相应地检讨现有的计划。
近期有好些关于商业园入驻率大不如前的报道,包括樟宜商业园因为企业缩减办公空间,而出现多处空置待出租的情况。
他说,现在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员工倾向于灵活的工作方式。当局了解业者希望能更灵活地重新配置所需的实体空间,以便能够快速地顺应新的商业模式、采用新技术,以及与其他伙伴合作。
“我们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振兴和重新构想我们的工业空间,让它们能够继续成为企业和员工所需的理想工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