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重新调整政策,以更好地接纳各种技能与人才,并为那些遭受全球变革影响的人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创建一个人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发展和发挥潜力的社会。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五(9月20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思想之节庆”最后一场活动的对话会上发言时,再次呼吁人们调整心态,做好提升技能的准备,并不断寻求进步。
他说,政府会为那些努力自我提升的新加坡人提供帮助与资源,但人们也要付出努力。“这就是我们更新后的社会契约的核心。”
陈诗龙也谈到政策改革在应对难题时的重要。他以人力部为例说,1955年推出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以及相关政策后来的多次演化、1972年在劳资政三方协作基础上设立的全国工资理事会,以及1998年首次集中力量推行的终身培训计划,都是为了应对挑战而推出的政策创新。
人力是我国唯一最珍贵资源 不能像他国打人海战
他强调,人力是新加坡唯一且最珍贵的资源,迈入21世纪的劳动队伍必须具备更多的技能与活力,因为我国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打人海战。他认为,想让经济继续扩张,以及继续吸引海外投资的唯一方式,就是打造一支在全球范围都具有竞争力的高技能劳动队伍。
不过,想要治理方式发生转变,除了有新点子,也要有理想和道德信念,来落实、执行与贯彻这些想法。陈诗龙认为,这就意味着应坚守清廉、唯才是用、多元种族主义、公正与平等的信念,以及继续与所有人分享发展的果实,以此保持社会的团结与壮大。
他说:“这些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价值观,在我们共同书写新加坡故事的下一个篇章时,更应铭记在心。”
陈诗龙也回顾了人力部正在推进的三大政策改革。首先是从仅仅帮助弱势群体转向帮助广大中产阶层,以及培养顶尖人才;其次是帮助企业建立既能与时俱进又高效的工作场所;第三是继续推动经济的增长,包括保持开放来吸引人才;确保本地人在经济发展中继续获益;通过劳资政三方协作制度,提供稳定且有利于经商的环境,以及保护雇员的利益。
陈诗龙总结发言时还说,具备适应与转型的能力,一向来都是新加坡的优势,而公积金制度和劳资政三方伙伴关系的成功,也证明了以唯才是用和公正平等等强大价值观作为指引的创新政策,是能够带来成功的。
他也承诺,人力部将与时俱进,为雇员和企业提供支持、推动增长,以及打造包容工作场所,让新加坡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继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