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阿基勒忙完开斋节的走亲访友,正准备入睡。突然,他的母亲冲进房间,紧张地喊道:“你爸爸喘不过气来了。”

阿基勒(Aqil Bin Azmi,30岁)马上冲到57岁父亲阿兹米(Azmi Bin Said)的床前,凭着过去国民服役期间的急救训练,他立刻意识到父亲的心脏骤停。阿基勒一边让家人赶紧拨打995叫救护车,一边对父亲进行心肺复苏术,还让家人拿来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为父亲进行电击。

13分钟后,救护人员赶到,将父亲送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抢救。父亲昏迷了四天后终于苏醒,医生也为他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以持续监测心脏状况。

配合世界心脏日,国大心脏中心星期六(9月21日)在信佳凯秀民众俱乐部,举办心脏健康知识推广活动,并颁发“励志看护者奖”(Inspirational Caregiver Award)给阿基勒。奖项由活动主宾外交部长维文医生颁发,维文也是负责凯秀基层事务的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

阿基勒(左)在父亲阿兹米苏醒后,继续陪伴在侧,直到他情况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提供)
阿基勒(左)在父亲阿兹米苏醒后,继续陪伴在侧,直到他情况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提供)

经过10天的住院治疗,父亲恢复情况良好,但回忆起当时的紧急情况,阿基勒仍心有余悸。

延伸阅读

人协与红十字会合作 鼓励民众积极捐血
人协与红十字会合作 鼓励民众积极捐血
本月底起电召民防救护车 评为轻微状况者可等上20分钟
本月底起电召民防救护车 评为轻微状况者可等上20分钟

他说:“面对这样危急的突发情况,真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尤其父亲在加护病房的那几天,我想了很多。不过,很幸运,他目前状况还不错。”

院外心脏骤停人数 2021年达3637起

卫生部入院前护理急救单位(Unit for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院外心脏骤停人数,从2011年的1377起,增加近两倍至2021年的3637起。而2021年有79.5%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家中,很多时候家属都在身旁。

维文在活动上指出,有好些心脏骤停病例其实来不及送医,他提醒公众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更要重视日常的预防保健,如良好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等。

国大心脏中心高级顾问医生杨维忠受访时说,心搏骤停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就可能对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他提到,心肺复苏术可在心脏骤停时,帮助恢复呼吸和血液循环;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则可让患者的存活率增加一倍以上。

杨维忠说:“这是每个人花一点时间都能学会的技能,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