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是一个海岛县,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有独特的饮食和文化风貌,新加坡南洋东山会馆即将举办的东山文化美食节,将通过美食佳肴、文艺演出和书画作品,让本地民众感受到东山的风土人情。
东山会馆在2024年4月换届,第42届理事会主席陈祖坤上任后,倡议举办文化美食节。经过数月筹备,东山文化美食节定于9月28日星期六,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七楼礼堂举行。
陈祖坤说,往年会馆的年度大型活动以会庆为主,晚宴饮食依循的都是餐馆的例常菜单,这次举办文化美食节,从文化到美食都力求饱含东山风味。
庆典从上午11时的义卖嘉年华开始,文化中心礼堂内将设置20个摊位,包括10个小吃摊位,民众可凭50元固本兑换美食,品尝烧腱灵、四果汤、烧米、猫仔粥、薄饼、海蛎煎(蚵仔煎)、五香肉卷、白果大茶、荷花包和虾蝶等小吃。
其他摊位则展卖文旅产品,反映东山当地民间信仰和地方特色。除了出售东山闻名的关公雕塑和海味特产礼盒,嘉年华也请来两名东山画家现场作画。
东山岛有“蝶岛”之称 画家林盛章将展身手
东山岛因地貌形似蝴蝶,有“蝶岛”之称,蝴蝶画家林盛章届时将在现场一显身手,另一画家林耀勇则善作关公书画。
庆典晚宴晚上7时30分开始,筵开50席,与宴嘉宾可品尝到铜陵烟熏鸭、白芦笋炒杞子虾球、古法水莲蒸鲈鱼扒、紫菜蚧肉干贝银鱼仔炒饭等八道佳肴,还能观赏到潮剧折子戏、潮曲演唱和铁枝木偶等文艺表演。
东山会馆特邀中国东山青年潮剧团演出折子戏,并与新加坡天韵潮曲联合清唱时代潮曲。东山铁枝木偶是中国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级会员陈银龙呈献木偶戏《偶艺薪传》。
署理主席孙家成说,为了确保文化美食节能呈现道地东山风味,会馆理事特在6月8日至12日赴东山考察,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文化。
陈祖坤说:“晚宴的八道菜都是在考察过程中定下的,入菜的白芦笋和鲍鱼都是东山特产。”陈祖坤也提及,晚宴由本地桃苑酒楼集团总厨主理,白天的东山小吃则由Select Catering烹煮,两者都得东山酒楼“春秋本味”主厨前来指点。
东山文化美食节卖出的固本和晚宴筹款所得,将归入会馆的教育与活动基金。陈祖坤说,东山会馆的教育基金可追溯至1970年代,可惜后来停办。他希望在任内重启这个项目,造福本地东山子女,目前计划每年颁发15份,小学、中学和大学生各五份,金额分别是500元、1000元和1500元。
南洋东山会馆在新加坡历史悠久,1938年成立初期租用梧槽干拿路(Rochor Canal Road)七号为会所,两度搬迁后,于1953年购置跑马埔路(Race Course Road)148号双层建筑为永久会所。
东山人南来日久,早期大多聚居在明古连街(Bencoolen Street)、亚峇街(Albert Street)、南洛街(Dunlop Street),以及小印度一带,南部则有勿拉江马地岛(圣淘沙岛)和甘榜峇鲁附近的石叻路(Silat Road);巴耶利峇大成村也住了很多东山人。如今,东山会馆约有150名会员,包括近年来的新移民。
东山是中国福建省第二大岛,岛屿面积2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原属福建省诏安五都,直到1915年才从诏安拆置为县,因此许多人可能知道祖先来自福建、诏安,却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确切祖籍是东山。
东山会馆希望通过文化美食节,让本地东山人认识自己的根源,对祖籍地的风土人情有更深的了解。由此,会馆希望吸引年轻一代的东山人加入会馆,共谋未来发展,为保留东山传统文化和促进新加坡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